矿地新生莲花山大顶子矿坑遗址景观设计
Mine rebirth

主创设计:刘译环

设计成员:陈誉文

指导老师:张大为

作品编号:ILIA-S-WORL1073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12
热度:675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矿地新生莲花山大顶子矿坑遗址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张大为

主创姓名:刘译环

成员姓名:陈誉文

设计时间:2022-01-30

项目地点: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大顶子

项目规模:6800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背景分析、设计思路

设计说明

20世纪以来,人们大量开采地球上的矿产,石油等各种资源,导致地球的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景观设计也从观赏性进入了和谐人与自然的功能性的进展。
  目前我国对于废弃矿坑的修复主要从功能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对废弃矿坑原始土地条件、文化历史、美学及艺术价值的多方面考虑。
  本研究以景观设计学为基本理论基础,结合对人类工业破坏的反思与景观艺术方面的思考,对长春市莲花山大顶子废弃矿坑进行景观再生设计。
  本次设计作品以景观再生修复为主,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解决场地的主要矛盾问题如土壤退化、植被破坏、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发掘场地原有的价值,充分利用矿坑独特的地理条件,将其打造为集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矿坑体验园。

场地分析

矿坑外节点分析

矿坑内节点分析

设计感悟

从鸟瞰的视角俯瞰矿坑,裸露的崖壁突兀的出现在地表,项目通过对景观的合理规划和对原有裸露矿山的凸显引发人们思考人类活动和工业破坏对环境造成的伤痕和影响。通过人景和谐和人景对立产生的强烈对比凸显场地的历史,同时通过将个人在尺度巨大的矿坑面前产生的渺小脆弱感,与自然生态在面对人类时的脆弱感相类比,实现人景共情,给人美的感受。

设计亮点

充分尊重原有环境,通过将部分构筑物隐藏到地下其上覆土种植植被来减少对绿化用地的占用。
  充分利用场地的特色,在崖壁上插入构筑物并用栈道进行连接使人与崖壁产生互动。或依据矿坑地势而建,形成观景平台。坑内栈道在崖壁较缓处修筑,在崖壁陡峭处凌空,在崖壁突出处设置矿洞隧道给游客提供多种方式体验矿坑的特色。坑内水面还设有栈桥和水下栈道。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