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 新华公学
HEFEI·XINHUA ACADEMY

主创设计:王文亭、詹晨

设计成员:王瑜珞、石卫卫

作品编号:ILIA-P-WORL10445

参赛组别:专业组

作品类别:工程实例 - 建筑设计 - 教育建筑

0
热度:11426

项目详情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合肥 • 新华公学

设计单位:上海艾斯贝斯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合肥市华明供应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安徽君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周旭

主创姓名:王文亭、詹晨

成员姓名:王瑜珞、石卫卫

设计时间:2018.4.16

建成时间:2019

项目地点: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7888号

关键词:法式、“双首层”、花园式的校园建筑

项目状态:设计类

项目类别:工程实例-建筑设计-教育建筑


未来教育模式下的国际学校设计


l  目概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南临城市重要主干道长江西路,临近地铁二号线,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定位为以高端国际教育设施为主要特色的全学龄化教学产业。


640 (19).jpg

▲区位


    学校招生阶段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多元化、国际化的特色课程,符合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与业主以及校方的充分沟通,以设计服务教育,探索在未来教育模式下的国际学校设计。


640 (11).jpg

▲鸟瞰


l  制约与突破


项目容积率为0.6,作为学校来说是非常低密度的一个条件,意味着可建设量十分有限;作为业主又希望学校能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具有高品质的空间,于是这就成为一种看似不可兼得的矛盾。

 

640 (22).jpg

总平面


为了二者兼得,我们采取了三点设计策略:


1.向地下寻求空间:以出彩的地下空间设计,打破容积率限制;

2.向地面及天空寻求空间:通过局部架空,解放地面活动空间;

3.提升拓展空间设计: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打造教育拓展空间。


▲效果图

l  双首层的空间特色


受制于容积率限制,需要拓展大量的地下建筑空间,我们把地下建筑空间围绕在下沉大庭院四周,让人在地下活动感觉如在地面一般。建筑围合的空间感凸显中心活动区域,形成核心公共区域,成为校园最具特色的场所与亮点。

双首层的空间形式,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丰富而有趣味的交互场所。


分析图_空间布局分析.jpg

▲空间布局

   

   l  城市界面


    在天堂寨路分别设置了车行入口和人行入口,该车行入口可通向地下车库,人行主入口可供消防车通行;长江西路设置了以步行及非机动车出入为主,机动车为辅的次入口,路宽缩减为8m。因前期建设中,天堂寨路为规划道路(未建),所以将长江西路次入口作为通往地下车库的主入口,后期建设将会以天堂寨路的车行出入口为车库主入口。


▲长江西路(南侧)天际线


▲天堂寨路(西侧)天际线 


l  花园式的校园建筑


本项目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经典美学原则,又有现代简约的设计演绎。在使建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使得校园具有端庄雅致、成熟内敛的整体建筑风貌。


分析图_多重院落分析.jpg

▲院落分析


围绕建筑形成了花园式的多重院落空间,为师生打造了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体系,满足了“公共”及“独立”的多样化需求:轴线由入口空间展开,打造秩序感公共空间,空间类型丰富;中心核心庭院广场,整个校区的核心亮点空间;教学区每块设置各自的课间活动庭院;生活区设置运动场地和花园田园等休闲与生活拓展空间。


_E0M3251-53.jpg

▲校园实景图


l 建筑单体技术图纸



幼儿园_一层平面图.jpg

▲2号楼幼儿园平面图

幼儿园_剖面图.jpg

▲2号楼幼儿园剖面图

幼儿园_西立面.jpg

▲2号楼幼儿园西立面图

幼儿园_南立面.jpg

▲2号楼幼儿园南立面图

_MAB0987-94.jpg

▲2号楼幼儿园实景图



文体中心_一层平面图.jpg

▲3号楼文体中心平面图

文体中心_剖面图.jpg

▲3号楼文体中心剖面图

文体中心_南立面.jpg

▲3号楼文体中心南立面图

文体中心_东立面.jpg

▲3号楼文体中心东立面图

▲3号楼文体中心实景图


教学楼_一层平面图.jpg

▲7号楼教学楼平面图

教学楼_剖面图.jpg

▲7号楼教学楼剖面图

教学楼_西立面.jpg

▲7号楼教学楼西立面图

教学楼_南立面.jpg

▲7号楼教学楼南立面图

_E0M3240-41.jpg

▲7号楼教学楼实景图


l  未来教育模式下的校园探索


为了适应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经过与校方的交流探讨,通过校园场所设计对未来教育模式进行探索。

打通学习和活动的界限:在教学单元中每层均设置了共享空间,刻意模糊教室和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提高空间的透明度和开放性,为个人和分组学习构建不同的空间场所。


▲图书馆

▲科学室

▲剧场

▲篮球场

▲游泳馆

开放性建筑中进行多元对话:从统一规制、层次分明的传统教育空间向充满活力、互动参与的国际学校模式转化,为教育的多元对话构建了室内外丰富的开放性建筑场所:教室以外,处处是教室;图书馆以外,处处是图书馆;美术室以外,处处是艺术馆;报告厅以外,处处是舞台;展厅以外,处处是展览馆……让校园成为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