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中国马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沿线及营地整体概念规划
Conceptual Planning of China Horse Capital National Tourist Resort and the Linear Area in Xilinhot

主创设计:史利莎

设计成员:季辉英、王福祥、苑梦楠、邓涛、李爽、李倩、石春凤

作品编号:ILIA-P-20208925

参赛组别:专业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旅游度假区规划

5
热度:2663

项目详情

项目背景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创新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锡林浩特•中国马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沿线及营地整体概念规划

设计单位: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锡林浩特市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项目经理:史利莎

主创姓名:史利莎

成员姓名:季辉英、王福祥、苑梦楠、邓涛、李爽、李倩、石春凤

设计时间:2019年8月-2020年7月

项目地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关键词:蒙古马精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游牧主义

项目状态:规划类

项目规模:8平方公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旅游度假区规划

项目背景

在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锡林浩特作为中国马都核心区,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本规划旨在发掘弘扬蒙古马精神、打造马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马相关产业链、擦亮中国马都形象,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设计说明

本项目以创建中国马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新游牧主义”总体理念,以“古”、“新”、“软”、“硬”、“轻”、“重”为发展策略,打造“一核、一线、五点”的总体格局。其中,“一核”为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以5A级景区为目标,盘活存量、创新增量,打造蒙古马精神的核心体现地。“一线”为中国草原纵贯线,北起锡林浩特市区、南至浑善达克,总长150公里,是两都马道的重要构成部分,未来这里将成为骑马和车行双线合璧的草原风景道,线性串联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五点”为五个游牧式营地集群,即希日塔拉那达慕音乐公园、贝力克火山艺术营地、柳兰沟-黄花沟-鸽子山草原露天自然博物馆、军马场1973和浑善达克沙地冒险岛,分别从活动、度假、自然、研学、运动五大维度构建主题各异、功能互补的旅游度假体系,形成“大闭环+小闭环”的发展模式。规划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对度假产品、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标识系统等提出了系统性提升方案,并提出了共建共享、牧区振兴等开发模式和分期实施计划。

中国马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格局

“一核、一线、五点”的总体格局。其中,“一核”为中国马都核心区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以5A级景区为目标,盘活存量、创新增量,打造蒙古马精神的核心体现地。“一线”为中国草原纵贯线,北起锡林浩特市区、南至浑善达克,总长150公里,是两都马道的重要构成部分,未来这里将成为骑马和车行双线合璧的草原风景道,线性串联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五点”为五个游牧式营地集群,即希日塔拉那达慕音乐公园、贝力克火山艺术营地、柳兰沟-黄花沟-鸽子山草原露天自然博物馆、军马场1973和浑善达克沙地冒险岛,分别从活动、度假、自然、研学、运动五大维度构建主题各异、功能互补的旅游度假体系,形成“大闭环+小闭环”的发展模式。

中国马都核心区鸟瞰图

中国马蒂核心区未来打造成全浸式蒙古马文化旅游景区,
蒙古马精神的体现地:“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渗透于内蒙古时代演进与民族融合中,复兴中国马文化,全面践行蒙古马精神,打造锡林浩特中国马都国家品牌。
人类和马的故事展现地:在人与马的故事演进阶段中,从生活——运动——文化——精神,最终又归于生活,在中国马都重新链接人与马的亲密关系,打造全马产业生态链,呈现草原马文化新图景。

中国马都核心区马星光大道效果图

环形马道重点段,以仪式感的空间设计,打造一条以马为主题的星光大道。
让游客快速感受到马都核心区的氛围,功能上连接游客服务中心与赛马场,空间上呼应锡林浩特城市绿轴。

中国马都核心区一级标识效果图

以“马”为主题设计,位于景区三个出入口位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

中国马都核心区二级标识效果图

二级标识系统位于内部道路主要的交叉口处,共18个,表明当前所处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的图示。

中国马都核心区三级标识效果图

三级标识系统位于内部道路主要的交叉口处,共21个,表明当前所处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的图示,引导方向或方位的指引标志,在距离景点500m的位置布置标识牌。

贝力克营地鸟瞰图

位于平顶山地质公园脚下的贝力克营地,未来打造成火山艺术营地,以项目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的游牧民族风情、良好的周边资源组合为资源基础,以市场需求为主要考量标准,以周边产品供给为主要参考指标,打造以“生态观光+艺术度假+游牧文化体验+文创特色体验”为核心内容的,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具有“全时、全季、全业”特色。

贝力克营地民宿院子改造效果图

利用存量建筑,不改变建筑结构,以生态种植、小品装饰、旧物改造等软性手法,营造民宿的度假氛围,同时以每间民宿的特色为民宿命名,让游客快速入住自己感兴趣的民宿体验。

贝力克营地市集精神堡垒效果图

在空间内部选择一处打造整个营地的景观制高点,丰富整体建筑的天际线,景观营造上充分运用场地现有旧物改造成景观小品,夜间搭配灯光设计,形成富含视觉记忆的景观焦点。

贝力克营地市集节点改造效果图

对合院空间进行重新梳理,植入专属设计内容,通过旧物改造的小品和种植搭配,打破原始空旷无趣的空间,同时艺术家可以在空间内随时随地即兴表演,聚集人气。

贝力克营地市集节点改造效果图

保留场地的记忆基因,植入符合基地气质的艺术创意元素,包括铺装的拼接、植物的搭配种植、艺术雕塑的摆放及火山主题艺术的涂鸦,全部经过精心设计与推敲,同时预留出游客自由涂鸦墙,让游客参与空间的设计。

贝力克营地一级标识效果图

凸显火山元素的设计理念,一级标识系统1个,位于营地服务中心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总体导览全景图、重点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等元素。

贝力克营地二级标识效果图

二级标识共5个,位于营地中主要项目区块,表明当前所处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的图示。

贝力克营地三级标识效果图

三级标识位于内部道路位于内部道路主要的交叉口处,表明当前所处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的图示,引导方向或方位的指引标志,在距离景点500m的位置布置标识牌。

设计感悟

本项目旨在弘扬蒙古马精神,推动锡林浩特从蒙古马精神提出地到蒙古马精神全面承载地、从马都称号到马文化产业集聚地、从区域旅游集散地到中国马旅游顶级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一核一线五点”的具体落实方案和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综合体系提升,助力内蒙古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中国马都核心区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310000㎡
总建筑占地面积:37322㎡
机动车位数(地上):小型汽车303个,大巴车15个
地上建筑层数:3层
建筑密度:12%
绿化率:88%
容积率:0.31

平顶山贝力克营地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930479.62㎡
总建筑占地面积:106469.28㎡
机动车位数(地上):109 个
地上建筑层数:1层
建筑密度:11%  
绿化率:88%
容积率:0.14  

主要技术创新点

1.规划提出了“新游牧主义”发展理念,重点体现在尊重自然、深耕文化、度假导向、移动协同的发展方式,它来自于历史和文化,面向市场和未来,与国家战略社会价值高度契合,助力探索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新模式。
2.规划提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草原式样板,填补草原旅游和内蒙古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
3.依托现有基础,盘活存量、创新增量,通过“一核、一线、五点”的总体布局,打造成为中国马旅游的顶级目的地、马文化产业的聚集地和蒙古马精神的核心承载地。
4.规划提出轻建设、重内容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掘在地文化、注重文旅融合,结合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提出移动式生态建设模式和五星级草原旅游度假服务。

专家评语

提出新游牧主义发展理念和轻建设、重内容的发展模式,体现尊重自然、深耕文化、度假导向、移动协同的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方案有较好的创意,关注环境、文化、历史等问题,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设计效果。

依托现有基础,深耕文化,尊重自然,一三产业协同发展,文旅融合,既有宏观战略,又有微观考量,对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优先、高质量绿色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