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耕读——水库人家绿色发展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gree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servoir family

主创设计:时芳洁

指导老师:张祎  张祎

作品编号:ILIA-S-2020814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3
热度:423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渔樵耕读——水库人家绿色发展策略研究

院校名称: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张祎  张祎

主创姓名:时芳洁

设计时间:2019-12-18

项目地点:江苏 句容

项目规模:10.8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方案设计图

   根据上位规划,并结合当地生态,采用果蔬+作物+文旅的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产业退一保二进三。设计结合时代背景、地理条件、人文风情、村镇风貌、历史条件,欲打造回归自然的渔樵耕读乡村生活。灵感来自于中国山水画——渔樵耕读,在成语解释中,渔樵耕读对应四种原始社会的身份,即渔夫、樵夫、农民和书生。根据其引意义,表现了古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表达了现代人欲挣脱社会压力,寻求精神解放的理想家园。

设计说明

简版:
   水库人家,生态宜居,自党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部署实施,使得乡村振兴景观设计备受瞩目。水库库区村庄及库区移民,是较为特殊的一类乡村环境,其一方面面临着对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优化,另一方面则是村庄本体的发展与进步,这涉及到了生态、产业、人居等要素。景观设计作为环境统筹的推手,对于库区村庄的提升与整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句容边城是仑山水库下游村庄,2018年库区增容,周边村落在作为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详细: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0.8公顷,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现状背景、产业现状、人群分析等,以“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为目标,以“渔樵耕读”为主题,欲从文化、产业、生态、游憩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依托仑山水库把施张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水乡理想家园。
    文化角度:以江南水乡为基础,结合当地“道家文化”、“中草药文化”、“渔文化”、“茶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景观小品地域特色化、建筑风格保留优化等方法,改善当地的地域文化氛围。
    产业角度:发掘当地产业特色,将绿色产业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利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生态角度: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绿地、生态驳岸的改善、植物合理搭配、水域环境治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游憩角度,通过环境与景观构筑物之间关系的营造。

鸟瞰及区位分析图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0.8公顷,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现状背景、产业现状、人群分析等,以“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为目标,以“渔樵耕读”为主题,欲从文化、产业、生态、游憩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依托仑山水库把施张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水乡理想家园。

场地调研图

    我国大小水库众多,水库即可利用渠首工程普惠区域内村民,又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江苏地区受地理因素影响,水利工程遍布较广,依山傍水的村镇体量庞大,但存在众多生态治理和产业的问题,本项目以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施张村为例,施张村是典型的水库区域、水库下游,依水而生的小村落,但已逐渐空心化,与之相同的村落众多,项目调研分析施张村存在的现状利害,从产业、生态、建筑、道路规划布局等多方面,针对性的提出绿色发展的策略,并结合场地条件、人文风貌等,提出以“渔樵耕读”为场地IP,满足当地居民发展的同时,吸引外来游客进行消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效果图及分析图

   以“渔樵耕读”为主题划分为四个大的区域,分别是渔·渔舟唱晚——在场地邻水地带,通过修复生态驳岸,利用当地场地水域的优势,打造极富特色的渔文化场所。樵·杨树人家——在场地邻水和绿地广泛地带,打造集民宿、休闲、观景、文创等樵木相关场所。耕·四时田园——项目场地东侧为田地,可因地制宜,打造集耕种、牧场、面塑等耕种为主的地带。④读·上善若水——项目场地南侧幽静、风景优美、微地形丰富,该地欲打造清净、悠闲、冥想之地。

设计感悟

设计源于自然,健康的生活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保证,水库库区村庄及库区移民,是较为特殊的一类乡村环境,其一方面面临着对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优化,另一方面则是村庄本体的发展与进步,这涉及到了生态、产业、人居等要素,值得重视。

设计亮点

该项目的设立灵感来自于中国山水画——渔樵耕读。在成语解释中,渔樵耕读对应四种原始社会的身份,即渔夫、樵夫、农民和书生。根据其引意义,表现了一种古代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表达了现代人欲挣脱社会压力,寻求精神解放的理想家园。
   文化角度:江南水乡为基础,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景观小品地域特色化、建筑风格保留优化等方法,改善当地的地域文化氛围。
   产业角度:发掘当地产业特色,将绿色产业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利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生态角度: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绿地、生态驳岸的改善、植物合理搭配、水域环境治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游憩角度:通过环境与景观构筑物之间关系的营造。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