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原子”补给站---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NURTURING ATOMS" REPLENISHMENT STATION-RENEWAL DESIGN OF RURAL PUBLIC SPACE

主创设计:苏敏

设计成员:章毅婧

指导老师:张希晨

作品编号:ILIA-S-2020810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0
热度:4622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养原子”补给站---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张希晨

主创姓名:苏敏

成员姓名:章毅婧

设计时间:202003-202008

项目地点:浙江省磬安县尖山镇尖山村

项目规模:50000m2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设计说明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建设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其公共环境品质较城市仍缺失,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亟需对公共空间的改造更新,提升养老环境,并带动城市老人进行乡村养老,提升经济发展。
       以金华市磐安县尖山老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用户访谈等方法,提出三个策略提升其公共空间品质: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尖山村内有许多被遗弃的木材,通过对木材的废物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也能增加空间和村民的亲和力。2、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并予以保留。例如木材的堆放形式、农作物的晾晒形式等。借助这些行为,展示村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向外传递友善美好的生活理念。3、水系联结:通过尖山村的建筑、道路、水系、植被、人的行为活动等进行关系梳理,并有效结合。在空间上,将“水”作为联结沿河景观和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元素,村民可顺水而行。
       将三个更新策略在实际空间落实,以此改善该地区的生活环境和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使村子能够重新散发活力。本次设计研究以期形成乡村特色服务体系,吸引城市老人进行乡村养老,缓解养老压力,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希望将其作为普遍性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前期调研分析图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乡村整体的公共环境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较为缺失,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老人和孩子在村庄,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亟需对公共空间的改造更新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并吸引外来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设计策略与整体规划图

       本课题首要改善乡村老人养老条件,形成乡村特色养老体系;吸引城市老人乡村养老,缓解城市养老压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养原子:指益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积极活动,旨在提升村庄老人生活活力;
补给站:灵感来于基地内部原存在的两座基站,我们希望通过合理规划,逐渐改善老年人养老观念,使得村庄能自发生产源源不断的“养原子”,并向村庄以及周边地区发射。
        一来复兴村庄活力,改善当地老年人养老条件;二来吸引城市老年人进行乡村养老、旅游养老,缓解城市压力;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沿河景观更新设计图

       尊重村民日常生活习惯:墙上晾晒农作物、用晾片晾晒,以及尖山茶叶商业街等,将这些地域性的文化特点通过设计手段进行放大,转化为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配置植被,既有观赏性也有遮阴的实用性。                                   
        河道与建筑尺度可分为三大类,改建的茶室和新建的纳凉亭基于场地尺度和建筑特色进行建造。

老年活动中心景观设计图

        基地面积为5312平方米。西面为“老年活动中心”,主要提供老人多种休闲活动;东面为“日间康复中心”,提供村内老人康复的保障服务。我们还保留了西南向东北方向的道路,将分开的两个景观区域,分别为观赏庭院和康复庭院。
       建立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健康的养老活动、康复保健服务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改变养老观念,积极发展乡村在地养老。

设计感悟

首先,改善乡村老人的养老环境,从心理和生理上排解孤独感,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其次,基于老龄化背景提出乡村异地养老、旅游养老的模式,并通过实践展示其可能性,以此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最后,充分挖掘乡村地域特色,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共创和谐小康社会。

设计亮点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尖山村内有许多被遗弃的木材,通过对木材的废物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空间与村民的亲和力。2、挖掘乡村地域性特色: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例如木材的堆放形式、农作物的晾晒形式等。突出这些行为,展示村民积极的生活态度,想外传递和谐美好的生活理念、3、水系联结:通过尖山村的建筑、道路、水系、植被和人的心理行为进行关系梳理,并有效结合。在空间上,将“水”作为联结沿河景观和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元素,村民可顺水而行。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