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施及环境改造前期研究采购项目

主创设计:冷静(主持设计)

设计成员:柳俊 黄力飞 王园 余丽霞 谢晓菲

作品编号:ILIA-P-20207879

参赛组别:专业组

作品类别:工程实例 - 设计类·公共景观 - 城乡公共空间

0
热度:1741

项目详情

项目背景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创新点

新材料应用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泵站设施及环境改造前期研究采购项目

设计单位:武汉市花木公司

委托单位:武汉排水泵站管理处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主创姓名:冷静(主持设计)

成员姓名:柳俊 黄力飞 王园 余丽霞 谢晓菲

设计时间:2018年6月

建成时间:项目未建成

项目地点:武汉市

关键词:隐于世隐喻于野

项目状态:设计类

项目规模:总体景观绿化面积约为74928 ㎡,外立面面积约为51112 ㎡,围墙5466m。

项目类别:工程实例-设计类·公共景观-城乡公共空间

常青泵站鸟瞰图

项目背景

在共抓大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决策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治水工作部署要求,武汉市四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的总体目标。
      开展“四水共治”,着力打造水文明,是武汉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要把“四水共治”作为武汉的“生命线工程”,变水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要以“四水共治”来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功能、弘扬水文明、彰显水魅力,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主要负责雨季汛期城市雨水抽排工作;负责市属后湖泵站、常青泵站、舵落口泵站、罗家路泵站、新生路泵站、前进路泵站、鹦鹉洲泵站、鹦鹉湖泵站、二桥泵站、天津路泵站、武汉关泵站等大中型排水泵站机电设备和沿江沿河排渍防洪闸门的维护保养;负责黄孝河明渠、机场河明渠、罗家港明渠等骨干明渠养护管理;减少和消除城市渍灾,确保汛期雨季城市安全。其中排水泵站的作用在于进行雨水排放、排涝,防止城市内涝属于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的末端。
       目前市属排水泵站现状大部分建筑及构筑物外立面老旧,缺乏景观及绿化的总体规划设计,已不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需求。为配合和落实“长江主轴、大湖+”打造三化大武汉等新时代的各项要求,提升区域内景观面貌,相关泵站亟待改善 ,因此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通过设计招标确定由我司进行泵站设施及环境改造前期研究规划方案设计,对处属12座泵站在原有泵站的基础和格局上,进行以下方面综合环境改造方案设计。
 1、景观绿化的提升标准
 2、建构筑物外立面改造形式及标准
 3、围墙立体绿化改造形式
 4、基础设施的改造形式
      本次研究主要对以上一些方面的提出一个指导性文件,为打造生态、美丽泵站环境深化设计提供依据。
      12 座泵站分布于武汉市的江岸、黄陂、硚口、武昌、汉阳各区,主要以临江、临河及临湖的区位特点,从府河郊野到城市中心,空间变化较大。泵站体量规模也从最大占地10 万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 总体景观绿化面积约为74928 ㎡,其中外立面面积约为51112 ㎡,围墙5466m。

设计说明

设计目标
      让植物掩映建筑,达到建筑、植物、周围环境协调的生态花园泵站。
改造建设应遵循的四点原则
一是生态优先,提升为主。
二是提升景观,完善功能。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建设。
四是综合治理,生态修复。
      设计思路
a.生态性景观:
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大量运用乡土树种,并通过植物内涵映射文化。
b.节约性景观:
合理利用现状苗木,减少浪费,运用合理规格苗木。
c.低碳景观:
低碳环保材料,不建设面积过大铺装。
d.可持续景观:
采用低维护的建设材料,减少养护量,并体现海绵、环保理念。
      本次设计范围为12 座排水泵站,将12 座泵站划分为3 类针对性改造提升。主要通过建筑立面、构筑物改造、植物、海绵及其他设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规划提升,树立基本改造方向、措施。
      我们在3 类泵站中选取5 个站点作为改造典型,其他站点可参考改造措施及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深化设计改造项目。
1、郊野型泵站(大型)
后湖泵站、常青泵站
2、城市型泵站(中型)
新生路泵站、杨泗港泵站、鹦鹉洲泵站、鹦鹉湖泵站、罗家路泵站、前进路泵站
3、城市型泵站(小型)
天津路泵站、武汉关泵站、二桥泵站、舵落口分站

泵站总平面图

常青泵站效果图

二七泵站鸟瞰图

后湖泵站鸟瞰图

罗家路泵站鸟瞰图

前进路泵站鸟瞰图

武汉关泵站效果图

新生路泵站鸟瞰图

新生路泵站效果图

新生路泵站效果图2

新生路泵站效果图3

杨泗港泵站鸟瞰图

鹦鹉湖鸟瞰图

鹦鹉洲鸟瞰图

设计感悟

本项目在共抓大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决策下,围绕长江大保护、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的目标,开展 “四水共治”,是武汉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为武汉的“生命线工程”,变水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并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功能、弘扬水文明、彰显水魅力。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单位
1 总景观绿化面积 74928 ㎡
其中 郊野型泵站(大型) 56482 ㎡
城市型泵站(中型) 17856 ㎡
城市型泵站(小型) 600 ㎡
2 外立面面积 51112 ㎡
其中 郊野型泵站(大型) 24346 ㎡
城市型泵站(中型) 21496 ㎡
城市型泵站(小型) 5270 ㎡
3 围墙 5466 m
其中 郊野型泵站(大型) 3086 m
城市型泵站(中型) 2160 m
城市型泵站(小型) 220 m

主要技术创新点

1、创新生态花园泵站设计定位,将灰色基础设施转化成绿色基础设施,使其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2、创新的泵站贯彻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地面选择透水砖及透水沥青,泵站范围内种植抗旱、耐盐碱的乡土植物,下凹绿地等能更加有效地收集雨水。
3、创新的改变建筑立面设计,规范泵站建筑设计景观化的原则。

新材料应用

1、照明设施采用智能化自动LED多功能照明路灯。
2、雨水收集设施循环利用于植物浇灌。 
3、采用砂基透水铺装等透水设施。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