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联·万物园
The Garden of Internet Connection

主创设计:郭烨媛

设计成员:无

指导老师:范榕

作品编号:ILIA-S-2020769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2
热度:2570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云上联·万物园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范榕

主创姓名:郭烨媛

成员姓名:

设计时间:2020-06-01

项目地点: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

项目规模:15.9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总平面图与前期分析

规划设计以生态优先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及历史人文的传承,以六个主要功能区,即“文化漫步”、“开场活动”、“滨水活力”、“自然科普”、“生态体验”、“中心湖面”打造老少皆宜的临泉县城市公园,从而丰富城市绿地的类型及使用功能。

设计说明

本设计项目为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银星公园,公园类型为城市综合性滨水公园,面积约15.9公顷。
    银星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以“云上联·万物园”为主题,在长期抗疫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在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基于在园游人数量控制的双线绿地运行模式,以此来缓解疫情期间出现的社会负面情况。
    规划设计以生态优先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及历史人文的传承,以六个主要功能区,即“文化漫步”、“开场活动”、“滨水活力”、“自然科普”、“生态体验”、“中心湖面”打造老少皆宜的临泉县城市公园,从而丰富城市绿地的类型及使用功能。
    设计总体以海绵城市的建设、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为原则,做到在尊重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开凿人工湖面。在形成宜人的小气候的同时,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公园内部集中处理城市雨水,做到合理蓄水并且循环利用,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进一步制定场地生境生成策略,以乡土植物为主要的种植选择对象,通过环境的自我平衡和修复能力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为城市周边居民提供一处集自然生态、人文科普、活动交流于一体的场所。

基地分析与概念设计

在疫情期间,城市绿地的旧运行模式不再适应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而互联网势必造就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改变不同对象之间交流的模式。因此作为景观师,则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建立“人”与“景”之间的信息通道,本设计提出新的绿地运行模式,即“双线模式”为疫情期间的绿地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设计分析与生境生成

项目因上位规划要求需要人工开凿大面积人工湖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滨水绿地,在现有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生态环境,因此设计为场地不同环境指定不同的生境生成策略,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城市滨水公园。

海绵城市设计与效果展示

公园设计通过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充分利用各种低影响设施建设集约化的可持续景观。设计充分考虑未来服务人群需求,从而设置不同的景观分区,并对重点活动区域的人群活动进行进一步规划和拓展。

设计感悟

在疫情期间,城市绿地的旧运行模式不再适应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而互联网势必造就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改变不同对象之间交流的模式。因此作为景观师,则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建立“人”与“景”之间的信息通道,本设计提出新的绿地运行模式,即“双线模式”为疫情期间的绿地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设计亮点

1.通过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建立“人”与“景”之间的信息通道,本设计提出新的绿地运行模式,即“双线模式”为疫情期间的绿地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项目因上位规划要求需要人工开凿大面积人工湖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滨水绿地,在现有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生态环境,因此设计为场地不同环境指定不同的生境生成策略,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可持续的城市滨水公园。
3.设计充分考虑未来服务人群需求,从而设置不同的景观分区,并对重点活动区域的人群活动进行进一步规划和拓展。
4.公园设计通过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充分利用各种低影响设施建设集约化的可持续景观。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