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运动的渗透交融——上海金沙绿地设计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e And Sports

设计成员:章依妮

作品编号:ILIA-S-2013153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设计

1
热度:310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自然与运动的渗透交融——上海金沙绿地设计

成员姓名:章依妮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设计

图片属性:13夜景效果图
图片描述:
主入口照亮,照度高;次入口照度中等;北部安静休憩区、林荫漫步区近居住区以草坪灯与射树灯以及水下LED灯带为主要照明,照度弱,形成星星点点的多色照明景观,水下灯照亮水面边界同时起到安全性提示作用;中部水池与儿童游乐与健身区为全园内部最亮,照度中等;南部疏林草坪主要以草坪灯与射树灯,照亮塑胶跑道,方便居民夜晚进行跑步锻炼。其余区域尽量减少不必要照明,以暗衬明,明暗搭配,给出夜间居民的主要活动空间,有效利用资源。

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自然与运动的渗透交融
从自然的启发中提炼出设计元素,并结合景观效果与功能支持,再用现代方式演绎自然公园,而不是单纯的伪造和临摹出大自然的风貌。

设计尊重基地现状北部的1.5米高半地下车库形成的北高南低的背山面水地势,依车库边建造坡道与架空平台,形成良好的视域面。其下设计一掩土建筑作为综合活动室,集茶歇、阅览、休憩观景与一身的节能环保建筑。内庭作为第三级绿化景观收集雨水作为基础日常开销水用,第二级为可上人的绿色屋顶花园连接架空平台为建筑遮荫保温,第一级为车库顶部屋顶花园式做法半开敞静态休闲空间,透水沙砾石、有机绿岛、栈道、镜面水池、木廊架形成具有民防避灾功能的自然空间。
南部疏朗视域以疏林草坪、生态池塘与鸟森林荫构成派自然的街道绿洲。以鸟类昆虫喜食乡土树种营造其栖息的环境,考虑到人、植物、生物的三环节生态循环自然。草坪周边塑胶铺地与条石的结合将运动溶于自然之中。以异形竹构半围合的儿童游乐与健身活动场地以装置与起伏地形为社区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整个场地以一条贯穿全园的三维次园路作为健身步道,使用不同材质与空间赋予人们自然与运动渗透交融的体验。

图片属性:02现状分析
图片描述:用地面积4.008 公顷的社区性绿地,绿地北部近居住区有一净高1.5 米的半地下车库,隶属于金沙丽晶苑且出入口位于居住小区内,绿地南部有连接商业街的出入口。北部为房地产楼盘项目——“金沙丽晶苑” ,南部商住公寓,楼下有2.2 万平米的3 层临街商铺;东部为青草地双语幼儿园。

图片属性:03概念演绎
图片描述:基地位于金沙小区地块,整体设计以金沙江为设计概念来源,从金沙江的概念中取出六个自然代表元素分别为:涟漪、波浪、岛、桥、沙石、峰谷。从自然的启发中提炼出设计元素,再用现代方式演绎自然公园。

图片属性:04总平面图
图片描述:布局与空间组织特色:金沙绿地用地面积4公顷,北邻居住小区、南邻商业街,因此将公园北部定义为安静休憩区域而南部靠近商业街处为居民提供户外休闲的场所与商业隔开(商业集会空间在该部分设计中有重点考虑,为保证公园古朴清静的特质在商业出入口不做开放广场化处理)。基地形状南北向窄,东西向宽且紧邻城市道路,因此为社区公园设置三个出入口,东部主出入口、西部次出入口以及南部邻商业街出入口。一条东西向的主园路将全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场地内北部有一净高1.5米的半地下车库,使得北部地势较高,有较好的观赏视域和观赏面,因此整体布局北部密南部疏朗,北部依靠植物群落的掩映与地形的起伏变化营造了安静休息环境与良好的步行空间,南部留出较为开阔的运动健身空间。依据日照分析所得结论,避开建筑在公园内部形成的三角阴影区,将活动空间布置在光照充足的西部、东北部与北部。

图片属性:05设计分析
图片描述:全园共分为9大功能区,北部以静态休闲活动与走步与自由锻炼为主要功能,南部以运动健身、动态休闲为主,中部以设施运动、文化娱乐、动态休闲为主。全园共有8大主要景观节点与6大次要景观节点。其中东西方向景观视线轴线依次穿过次入口广场、疏林运动草坪(条石汀步活动场)、木廊架、水上木栈道、文化娱乐广场,在公园较为疏朗的南面形成一条通透的视线通廊;南北方向景观视线轴线依次穿过全园制高点廊架、溪流(条石)景观、水上木栈道、林荫夹道形成一条登高望远遍收美景的俯瞰视线通廊;东南、西北方向景观视线轴线依次穿过镜面水池、架空观光平台、主入口广场与文化娱乐广场形成重要的特色景观游赏轴线。次要景观轴线在次要景观节点地形高程较高点与较低点间形成景观视线。

图片属性:06分区设计
图片描述:
1.主入口广场利用垂直空间对广场范围作出限定。东部近公交停靠站采用引入式设计,利用公园的一部分开放成为休憩等候场地,并布置社区宣传画报栏为居民提供开放的、多功能的休憩空间。2.安静休憩区大部分位于公园1.5米半地下车库顶上,紧邻居住小区,以种植缓冲带作为隔离与空间围合。3.文化娱乐广场通过种植与主入口广场分隔,成为园中部最主要的活动场地。

图片属性:01展板
图片描述:包括:分区平面放大,分区设计及效果图,种植设计,重要区段剖面与驳岸设计,景观建筑与小品设计,设施细部设计,夜景效果

图片属性:07分区设计
图片描述:
1.生态池塘利用木栈道与周边种植水生植物勾勒出水上行走空间。2.近水林荫漫步道以鸟类昆虫喜食乡土树种营造其栖息的环境,考虑到人、植物、生物的三环节生态循环自然。3.健身游乐广场区以异形竹构半围合的儿童游乐与健身活动场地以装置与起伏地形为社区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

图片属性:00展板
图片描述:包括:前期区位分析、日照分析、设计背景、设计目标与定位、设计概念与演绎、设计主题、总平面图、设计结构分析

图片属性:00展板
图片描述:包括:前期区位分析、日照分析、设计背景、设计目标与定位、设计概念与演绎、设计主题、总平面图、设计结构分析

图片属性:08竖向地形与排水设计
图片描述:全园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作为绿化缓冲带与山林景观与安静休息区;北部半地下车库为全园制高点;中部地形变化较平缓,作为全园主要的横向活动带;南部地势由缓变急对商业的喧闹进行隔离。

图片属性:09重要区段剖面与驳岸设计
图片描述:水岸/区段 镜面水池 溪流景观 生态水塘 展示水面
水岸功能类型 观赏型 游憩型 游憩型 观赏型
水岸断面形式 垂直式 缓坡式 缓坡式 垂直式
驳岸形式 钢筋混凝土驳岸 卵石滩驳岸 卵石滩驳岸 自然式干砌驳岸

图片属性:10景观建筑——综合活动室设计(掩土建筑)
图片描述:设计一掩土建筑作为综合活动室,集茶歇、阅览、休憩观景与一身的节能环保建筑。内庭作为第三级绿化景观收集雨水作为基础日常开销水用,第二级为可上人的绿色屋顶花园连接架空平台为建筑遮荫保温

图片属性:11游憩设施——健身路设计
图片描述:本案设置了一条全长为490m的环形健身步道,由4种不同类型的次园路组成,贯穿全园。通过不同的铺装材质,起伏的地形变换、穿越不同的场地空间来起到综合性的休闲功能

图片属性:12景观小品——木廊架设计
图片描述:木质廊架以玻璃顶棚与栅格共同营造有覆盖的光影效果。竖向的木栅格起到分隔空间与框景的作用,给予使用者静态休闲的安全感。

图片属性:14种植设计——上木图
图片描述:全园分为11大植物景观区。全园南北部主要为半开敞空间与郁闭空间,中部游赏空间为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的结合。

设计感悟

本次的设计中,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社区公园使用者行为模式与偏好及当下社区公园游憩设施现状的调查后,翻阅大量文献与国内外经典案例的研究,发现了以中老年人与儿童为主体对象的居民贴身公园其目前公园游憩设施设计的主要问题如:对各类游憩设施使用主体认识不清、对使用者的活动偏好与行为习惯不了解、游憩设施功能与功能分区脱离。
设计人的体验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目标,因此,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其在公园内的活动,注重功能的重叠与使用效率是社区公园在设计中相较于其他类型城市公园最不同之处。抓住这一点,作者提出将运动与自然交融渗透的概念,非机械化的将功能区、功能与景观自然脱离开,而是利用有限的三维空间,在给予使用者充分自主交往与自我锻炼的空间条件的同时,有效结合自然景观,营造有活力的社区公园。
作品总共历时一个多月完成,在一个多月之中,从概念的产生至设计的表达至最终成果,作者都非常认真的思考每一个细节,同时也要感谢指导老师朱老师的意见提点,让作品能更好的呈现。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