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框架——与开发共生的绿网体系
Ecological Framework ——a green - network syst

设计成员:郅爽 赵可极 邹苗 董乐 吴旭

作品编号:ILIA-S-2017538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

0
热度:187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生态框架——与开发共生的绿网体系

成员姓名:郅爽 赵可极 邹苗 董乐 吴旭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绿地系统规划

图片属性:1现状分析图
图片描述:对现状绿地类型/建筑功能/建筑层高/交通进行了分析

设计说明

研究区域位于中国北京,属于北京中心城区外围的城市边缘区,场地处于一种不稳定的过渡时期,人口逐渐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组织的变化,各种元素在逐渐的融入。结合对上位规划的研究,利用犀牛grasshopper软件对场地各种要素进行详尽层级分析,我们提出探索城市边缘区“城市更新”模式——与城市开发共同生长的绿网体系,并通过自然系统改造设计(绿网体系)和人工系统设计(多功能复合环)两个方面进行场地更新设计。在建设绿网体系方面,由城镇绿带、生态绿廊和郊野绿环组成。整理城镇绿地系统,连接公园体系,形成城镇绿带;对河堤进行退堤处理,对现状驳岸形式分析后,疏导河道形态,重塑河堤形态并退堤增加洪泛区,打造生态绿廊;利用现状场地内的农田肌理,保留自然状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开发改造,构建郊野绿环。在人工系统设计方面,利用土地价值分析,建立多功能复合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水平,高效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边缘区整体城市效率。

图片属性:15.滨河节点效果图
图片描述:营造一个生态/安全/亲人尺度的滨河空间。

图片属性:14.滨水节点平面
图片描述:生态绿廊作为绿色规划结构中的重点,以水为轴,对两边用地进行改造规划。节点选择以体现生态绿廊策略为主。
节点面积为16.8公顷,位于河流的几字形拐弯处,周边用地为教育医疗用地和居住用地,既有别墅会所、普通居住区、也有临时的住宅。节点设计中突出对堤岸的改造策略为主,调整堤岸形态,重塑洪泛区,建立生态岛屿,结合对周边用地的分析,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唤醒周边活力。

图片属性:13.多功能环设计分析图
图片描述:结合前期的概念分析与整体策略,提出了复合“环”的设计想法。

“环”的位置是基于现状场地肌理(建筑布局、河道边界、现状绿地)进行的选择。


通过一个集合的“环”,将原先分散的绿地进行整合、将不连续不方便的交通进行连接、将土地价值高的地块进行利用,综合形成一个功能复合型“环”状体系,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水平。高效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边缘区整体城市效率。

图片属性:12.河道策略
图片描述:从河道近自然化改造到滨水慢性体系和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形成亲民/自然/生态/安全的河流廊道。

图片属性:11.鸟瞰
图片描述:鸟瞰图。

图片属性:10.规划总平
图片描述:规划总平面图。

图片属性:9.概念性平面
图片描述:用来阐述设计概念的平面图。

图片属性:8.规划设计红线
图片描述:基于前期现状土地价值/潜在土地价值/绿网体系的分析,叠加除规划设计红线。

图片属性:7.潜在土地价值分析评价
图片描述:通过选取现状可动要素,在土地价值分析模式原理下利用grasshopper进行潜在土地价值分析。

图片属性:6.现状土地价值分析评价结果
图片描述:通过对现状不可动要素进行权重分析评价并赋予分值,在土地价值分析模式原理下利用grasshopper进行现状土地价值分析。

图片属性:5景观节点引力模型
图片描述:通过一级景观节点相连、一二级景观节点相连、二三级景观节点相连,构建景观节点引力模型。

图片属性:4景观节点评价结果
图片描述:将研究地块划分成500x500的方格单元,将评价值和权重相乘得出单元的得分值,得分高的为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块。

图片属性:3红线推导过程
图片描述:通过现状土地价值/潜在土地价值/景观结构引力模型的构建,推导出规划红线。

图片属性:2现状照片
图片描述:进行了现场调研,主要调研内容为交通/河流/建筑/绿地等。

设计感悟

该项目着眼于近年来研究比较热的城市边缘区,探究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利用现代比较前沿的软件(犀牛、grasshopper)来进行场地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整体逻辑思路清楚缜密,在规划及设计方面都有所创新,且成果完整。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