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复兴--广州荔枝湾公园边缘空间改造设计
Border Renaissance--Redesign of the  GUANGZHO

设计成员:李淼  刘富升    

作品编号:ILIA-S-2016431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0
热度:1102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边界复兴--广州荔枝湾公园边缘空间改造设计

成员姓名:李淼  刘富升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运行效率低下,围墙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实地考察广州荔湾公园,分析其边界围墙问题,对公共与私人之间的隔离政策提出挑战,并将作为封闭边缘的围墙重新理解为厚度——这是生活社区的地带。通过资源转移到边界,微观空间改善和扩展和插件的策略进行改造,以一种催化剂的形式改革,促进单一围墙的活力。围墙“厚度”问题的解决激发了转化方法形式,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单一的城市围墙界限进行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其目的不在于限制和隔离,而是赋予与连接,在超越线性和僵化的同时包容根植于日常生活地带的变化思想,厚度的理念使我们对界限状况和边缘地带的利用有了新的理解,而另一方面,通过对围墙的研究。线性的围墙概念从一种用严格的限制区域地块转变为一种面积更大,更灵活,更活跃的环境空间。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本设计根据围墙重新理解为厚度的理念,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单一的城市围墙界限进行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其目的不在于限制和隔离,而是赋予与连接,通过资源转移到边界,微观空间改善和扩展和插件的策略进行改造,以一种催化剂的形式改革,促进单一围墙的活力。从而能提高城市的流动性及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不同阶层、部类交流合作,有利于开发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富有活力、邻里和谐的社区的形成,
这次设计不仅是一次艺术的自我旅行,更是一次思想升华,不仅让我懂得设计不是改造,而是从人性化出发,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设计,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