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重构·破茧新生
Theater Reconstruction · Emerging from the Cocoon

主创设计:郑欣桐  吴烨 郭佳伊

指导老师:赖盛林

作品编号:ILIA-S-20251356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公共空间重塑

0
热度:539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剧场重构·破茧新生

院校名称: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指导老师:赖盛林

主创姓名:郑欣桐  吴烨 郭佳伊

设计时间:2025-08-08

项目地点: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崎岭乡下石村

项目规模:乡村土楼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第一张版

本张展板首先是我们项目的全景鸟瞰图,我们从项目选址的地理区位开始分析,到当地的历史文脉和实地现状,分析了这里的人群结构,属于本次项目的前期分析

设计说明

本项目以福建省漳州市崎岭乡下石村的两座土楼为研究与设计对象,创新性引入社会人类学家戈夫曼的 “拟剧论”,并借鉴旅游人类学家马康纳的旅游实践延伸研究,构建 “前台 - 后台” 的空间叙事框架。通过对土楼空间功能的重构与优化,既实现对客家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又为土楼注入现代发展活力,探索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的新路径,为全国乃至全球类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第二张版

根据前期分析,本张展板主要展示了我们的设计思路已经对于项目各部分的不同设计策略

第三张版

本展板深度呈现改造的技术与运营体系:爆炸图拆解建筑构造逻辑,剖面图解析垂直空间层次,四张室内效果图呈现传统与现代的空间氛围;通过体块分析明确形态秩序,植物规划构建生态景观,结合运营策略与改造后平面分析,完整诠释“建筑技术+生态景观+运营思维”的土楼焕新路径。

第四张版

本展板聚焦项目视觉与场景呈现了节点效果图旋转楼梯、图书馆、茶馆、博物馆刻画空间细节,剖轴侧图解析建筑构造逻辑,鸟瞰图展现整体布局,五张室外效果图呈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场景,全方位展示土楼改造后的视觉张力与多元空间体验。

设计感悟

我们将项目选址定位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一次将文化遗产用现代设计理念再生平衡发展的新尝试;在旧址改造的几次历史记录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一次对文化遗产保护平衡发展的“新范式”

设计亮点

以“拟剧论”划分双土楼功能,大土楼(前台)做客家文化展示与文旅体验,小土楼(后台)保居民生活与文化原生性,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前台设环形展馆等沉浸式场景,后台融传统与现代设施,兼顾体验与生活;莫比乌斯环红栈道连两楼,兼具文化象征、实用功能与生态环保;还构建社区参与经济闭环,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供可复制范式。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