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罐语——平望滨水工业遗址生态改造计划
Wangjiang Container Language - Pingwang Waterfront Industrial Heritage Ecological Renovation Plan

主创设计:李盈慧

设计成员:王辰琪  宋雪雪

指导老师:韦宇欣

作品编号:ILIA-S-20251354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工业遗产再生

1
热度:29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望江罐语——平望滨水工业遗址生态改造计划

院校名称: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指导老师:韦宇欣

主创姓名:李盈慧

成员姓名:王辰琪  宋雪雪

设计时间:2025-09-05

项目地点: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

项目规模:51254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工业遗产再生

▲鸟瞰图

设计说明

本项目选址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太浦河畔的一处废弃油库,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我们通过空间的划分和功能的重塑,重新激活这片场地,为这座废弃的油库及其周边乡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为其制定了四大更新策略:油桶建筑、
生态景观、文化展示宣传、乡村产业激活。油桶建筑策略注重油桶造型的创新与室内空间设计,将场地划分为休息区、文化展览区、广场活动区、办公区、亲子互动区与住宿区,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增加游览乐趣与交互体验,更加便利地了解该油库的工业历史与平望镇的文化内涵。
生态景观策略涵盖下沉广场、下沉剧场、景观廊架、亲水平台等,同时做好雨洪管理。其次文化展示宣传与乡村产业激活结合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与最热门的展销方式,最终实现废弃油库的新生与对乡村振兴的助力双目标。

▲分析图

▲效果图

▲效果图

设计感悟

本项目完成了一次对工业遗存的创造性再生。我们并未抹去历史的痕迹,而是让冰冷的油桶“开口说话”,将其转型为多元公共空间的“新旧共生”模式不仅以极低的成本激活了河畔闲置地块,更巧妙地将地方产业记忆(纺织)植入当代社区生活,为平望镇创造了一个兼具文化厚度、情感温度与生态可持续性的独特地标,极具示范意义。

设计亮点

本案最大亮点在于“工业记忆与人文自然的诗意共生”。巧妙利用废弃油桶本身强烈的工业印记,通过切割、组合与艺术化再造,将其转变为亲子乐园、纺织展廊、滨水书吧等多元空间的独特载体。让冰冷的钢铁与温暖的亲子活动、静谧的阅读体验、澎湃的运河文化对话,形成一座沿太浦河岸生长的、充满时空对话感的公共艺术聚落。

专家评语

设计注重“工业记忆与人文自然的诗意共生”。体现工业场所印记,利用多种空间载体。使工业遗迹得到“活化”,形成可以生长的、充满活力的公共艺术基地。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