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碳井源·本草云屿——基于数字化概念下的井里村改造设计
EcoMed CloudIsle——Digital Transformation Design for Jingli Village

主创设计:岳文玉

设计成员:王永祥 王好 杨雅婷 李世博

指导老师:石圆圆 刘媛媛

作品编号:ILIA-S-20251353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立体空间开发

0
热度:16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碳井源·本草云屿——基于数字化概念下的井里村改造设计

院校名称: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石圆圆 刘媛媛

主创姓名:岳文玉

成员姓名:王永祥 王好 杨雅婷 李世博

设计时间:2025-06-01

项目地点:广东省潮州市

项目规模:5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立体空间开发

前期分析

主要讲述基本的设计策略以及地块周边分析

设计说明

本项目以“碳循本草,智汇云屿”为核心理念,旨在将井里村从一个传统村落转型为一个自我持续的低碳循环示范区与数字化本草康养目的地。我们力图在保护乡村原生肌理与自然本底的基础上,通过低介入、高智能的策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低碳策略 1. 碳汇保育与循环农业:保留并补植本土药用植物及林木,强化乡村自然碳汇能力。将作物秸秆、药渣等有机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技术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形成“种植-加工-废弃-还田”的闭环循环系统。2. 绿色能源与建筑:广泛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BIPV),在民居屋顶、农业大棚及公共设施表面铺设太阳能板,实现能源自给。改造采用被动式设计,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并使用本土环保材料(如竹木、夯土),大幅降低建筑建造与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数字化赋能 1. 智慧农圃与管理: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光照、温度及作物生长状态。建立“本草云”数据库,为每一种药用植物建立数字档案,追溯其全生命周期。利用AI算法进行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预警,最大化提升药草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3. 碳中和监测平台:建立乡村级碳足迹监测平台,数字化核算能源消耗、碳汇增量、废弃物处理等关键数据,直观展示村庄的碳中和进程,为可持续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具体分析

地块分析以及地块划分

鸟瞰

总体效果和技术设施

节点

文旅宣传海报和部分亮点效果图

设计感悟

本项目成功构建了“低碳-数字-产业”三元融合的乡村更新范式。通过本土材料、循环系统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显著降低碳足迹;借力物联网、AI与AR数字化手段,实现本草种植智能化与文化体验沉浸化。项目不仅提升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形成了可推广的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样板,示范价值突出。

设计亮点

本项目核心亮点在于“闭环生态”与“智慧内核”的深度融合。创新构建药渣碳循环与光伏农业系统,实现近零碳运营;依托“本草云”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种植精准管理与AR沉浸式导览。将低碳技术、数字科技与本土药草产业完美契合,形成可复制、可感知的科技赋能乡村范本。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