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王聪慧 崔璟怡 王思佳
指导老师:张蔚萍 徐娅 李慧敏
作品编号:ILIA-S-202513519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健康与福祉景观 - 疗愈性景观
1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艺润童心·园筑暖阳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张蔚萍 徐娅 李慧敏
主创姓名:王聪慧 崔璟怡 王思佳
设计时间:2025-08-30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凤凰山公园
项目规模:197500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健康与福祉景观-疗愈性景观
展板1
展板一呈现了设计依据与基底研究。通过对区位特征、艺术疗愈发展背景,结合详实数据与鸟瞰图,精准诊断出场地的核心矛盾: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儿童创伤问题,为后续创新性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设计说明
展板2
儿童创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创伤经历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社交能力及自我认知造成长期影响。传统的心理干预方式常存在场景单一、儿童接受度低等问题,而艺术疗愈凭借其非语言性、创造性的优势,成为儿童创伤修复的有效途径。本儿童创伤艺术疗愈主题公旨在打破 “治疗” 的刻板印象,将艺术创作与景观空间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兼具专业性、趣味性与包容性的疗愈场所。
展板3
以光为情绪的语言,将艺术疗愈转化为可触摸的时空剧场,构建童年创伤群体释放、转化与重构的沉浸式场域。场地以同心圆嵌套“创伤溶解-关系织网-韧性生长”的疗愈进程,中环关系重构区以创造性艺术活动交互打破人际坚冰,外圈韧性培育区在身体挑战中植入渐进式成功体验,形成一座持续生长的开放式疗愈综合体。
展板4
以艺术疗愈为核心,通过创伤疗愈、关系重构、韧性提升三个艺术疗愈策略,疗愈逻辑与艺术载体深度融合,实现 “无形疗愈” 可视化
公园摒弃传统疗愈空间的生硬说教感,将儿童创伤修复的 “安全感建立 — 情绪释放 — 自我认同 — 社交重建” 四阶段逻辑,完全通过艺术装置、景观场景等实体载体落地,让疗愈过程自然渗透。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该方案以童年创伤群体心理修复为核心目标,创新性地将艺术疗愈与空间叙事深度融合,以 “光的流动与重构” 为隐喻线索,构建 “情绪可读” 的疗愈剧场,主题定位精准且富有人文关怀。同心圆结构巧妙嵌套 “创伤干预 - 关系重塑 - 韧性培育” 渐进式系统,从空间逻辑上呼应心理修复的阶段性需求,设计巧思与疗愈目标高度契合。
该方案系统性分析了儿童心理疾病与对应的环境疗愈措施方法,将儿童创伤修复的 “安全感建立 — 情绪释放 — 自我认同 — 社交重建” 四阶段与公园环境景观空间结合,较好地将疗愈过程渗透到公园景观环境之中。该方案对公园的改造提供了一个方向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