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余晓炜
设计成员:历怡晴 郑玮可
指导老师:严军
作品编号:ILIA-S-20251350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 - 文化体验设计
0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耘漾和州—基于农耕文化传承理念的长江农业文化主题公园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严军
主创姓名:余晓炜
成员姓名:历怡晴 郑玮可
设计时间:2025-09-07
项目地点:马鞍山和县长江畔的北漾湖片区
项目规模:346314㎡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文化体验设计
场地溯脉
这张图片主要聚焦于北漾湖片区场地背景的全方位介绍。在长江大保护的时代强音下,北漾湖片区区位优势显著,雄踞和县长江畔,成为串联城市与生态、历史与未来的关键纽带。设计秉持大地景观策略,敬畏场地原有自然基底,近期着重开展低影响改造,以精妙规划达成改造成本最小化,联动和县深厚人文资源与长江、双桥河等生态瑰宝。文化层面深度挖掘长江农业文化,精准剖析人群需求,全面评估现状优劣,旨在促进三产融合,打造对外展示窗口,让和县长江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名片绽放光彩。
设计说明
设计融贯
设计原则坚守生态优先,尊重场地自然基底,维护生态平衡;秉持文化传承,深挖长江农业文化精髓,彰显地域魅力;注重以人为本,精准对接人群需求,打造优质公共空间。同时融入“三才”理念,以天时指引农事与景观营造,顺应自然节律;以地利优化布局,依地形打造水漾碧心、杉林游境等特色分区;以人和为核心设互动项目,促和谐共生。场地规划五大分区,水漾碧心有亲水平台;杉林游境布林间步道;椒美田园设采摘区;农业博览展农耕成果;科普游园置互动装置,尽展文化魅力。
图幅共生
该图片仿若一部宏大的生态与文化纪录片,以灵动笔触勾勒出设计场地四季流转的植物图景。春日繁花织锦,绿意如诗;夏日浓荫似盖,生机澎湃;秋日金黄铺野,硕果飘香;冬日素裹银装,静谧安然。
分区效果图与鸟瞰图更是相得益彰,将场地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入口农业博览区的“秋芦飞雪”令人惊艳,300 米长江农业文化长廊分三段,科普展示与芦花美景交融,游客可悠然品读文化。长廊外芦花轻扬,金秋泛舟,仿若踏入雪国仙境。
从鸟瞰图俯瞰,整个场地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生态长卷。三山七圩区域,圩田阡陌纵横,似大地的指纹,清晰勾勒出和县圩田文化的发展脉络,水网交织间,尽显古人的治水智慧与农耕技艺。杉林游境区里,落羽杉林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整齐排列又富有自然韵律。游船在其中悠然穿梭,留下一道道白色涟漪;林间步道蜿蜒曲折,漫步其上的游人如同点缀在绿海中的珍珠。椒美田园区则是一片金黄的海洋,成熟的作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周边的绿色植被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
文化永续
该图深入且全面地展现了场地的文化魅力。它不仅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农耕活动,让人领略到古人顺应天时的智慧;还深入挖掘了圩田文化中独特的贴埂技艺,以及龙形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寓意。此外,和县悠久的农耕文化发展史也在此一一呈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传承。在场地运营方面,精心策划了“小辣椒环游记”分区活动,同时将场地划分为泊、游、赏、食、乐六大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独具特色,旨在为游客带来一场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全方位、沉浸式的精彩之旅。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