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骨新韵——从工业遗址到社区经济聚合体的城市更新设计
Rusty Bones New Rhyme - Urban Renewal Design from Industrial Sites to Community Economic Aggregates

主创设计:钱毓茗

设计成员:张梦娇 张玉帅 曲怀文

指导老师:徐耀东

作品编号:ILIA-S-20251350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工业遗产再生

0
热度:3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锈骨新韵——从工业遗址到社区经济聚合体的城市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指导老师:徐耀东

主创姓名:钱毓茗

成员姓名:张梦娇 张玉帅 曲怀文

设计时间:2025-08-20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江南水泥厂

项目规模:100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工业遗产再生

选址区位分析

该图详细分析了选址当地情况与区位周边情况,详细阐述改造工业遗址的必要性

设计说明

本项目为南京江南水泥厂遗址改造项目中,以社区参与为核心驱动,通过保留工业废墟肌理、搭建空中花园、引自然景色入室内等设计手法,完成物理空间修复与工业文化现代转译。设备作为记忆载体,空中花园串联社群活动,借景设计激活空间互动,共同将场地转化为 “商业共同体”,实现“人-地-业”协同再生,既延续文脉,又赋予其复合现代价值。

设计前期分析

该图详细分析了选址当地的现场情况与详细设计思路

设计总体布局

该图详细分析了改造后场地情况与部分设计细节

设计细节拆解

该图详细分析了其他设计细节

设计感悟

本项目为江南水泥厂遗址活化利用,以“社区参与”为核心逻辑,在工业遗产保护与现代空间创新的平衡中实现了多维尝试,深度尊重场地的工业基因,以“最小干预”手法保留了水泥厂原有的厂房结构、设备肌理与空间逻辑。在空间营造上,项目突破传统遗址改造的平面化思维,通过借景共生的设计手法,构建多层次的空间互动体系。

设计亮点

1.将水泥厂原有大型生产设备、管道肌理等工业遗存,转化为兼具历史价值与互动功能的记忆载体。
2.打破工业遗址改造的平面化局限,以空中花园为核心打造“垂直生态体系”,形成“地面工业肌理+空中自然绿洲”的空间对话。空中花园并非单纯的景观装饰,而是承载社群功能的立体纽带。
3.“保留破损墙面”与“引景入室”的设计组合,既延续了工业遗址的沧桑质感,又为封闭的工业空间注入自然生机,形成“破而不废、景入墙来”的独特设计亮点。
4.环绕工业遗址而建的外置楼梯并非单纯的交通设施,而是串联历史记忆、激活空间互动、融合功能与美学的立体纽带,其设计亮点聚焦“文脉延续”与“空间创新”的双重突破,成为遗址活化的点睛之笔。

专家评语

设计以“社区参与”激活工业遗址,巧妙保留锈迹肌理,融入空中花园与借景设计,赋予废墟新生,实现文脉与功能的创新共生。推荐!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