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万家▪慧筑新居——长春市天地十二坊社区更新设计
Smart-Linked Homes, Wisdom-Built Living Spaces——Renewal Design of Tiandi Twelve Blocks Community in Changchun City

主创设计:杨雅婷

设计成员:王旭辉 牛孟光 岳文玉 李世博

指导老师:张蕾 石圆圆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9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智慧工程与数字技术 - 智能监测系统

5
热度:16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联万家▪慧筑新居——长春市天地十二坊社区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张蕾 石圆圆

主创姓名:杨雅婷

成员姓名:王旭辉 牛孟光 岳文玉 李世博

设计时间:2025-05-09

项目地点:吉林省长春市

项目规模:3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智慧工程与数字技术-智能监测系统

社区更新设计总览图及前期分析

第一张图聚焦长春市天地十二坊社区更新设计,是整体设计的基础核心。内容上,总平面图清晰展示更新后社区的空间布局,标注关键区域;历史分析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区位、周边、智慧路径等分析明确其与外部关联和发展潜力,人群分析把握不同人群需求,现状分析找出社区现存问题。这些分析为“人本关怀·地域共生”理念及“小微更新”策略提供依据,目标是打造全龄友好、“可漫步、可停留、可记忆”的社区公共空间。视觉上,以清新蓝与柔和粉为主色调,营造舒适活力氛围,各板块分区明确,总平面图与分析图表、文字说明搭配合理,信息层次清晰,既方便获取关键内容,也便于了解设计细节,为后续设计筑牢基础。 

设计说明

长春市天地十二坊社区更新设计以“人本关怀:地域共生”为核心理念,通过深度调研与社区参与,精准把握居民需求与文化记忆,采用精细化、渐进式的“小微更新”策略激活空间潜力。设计团队在色彩运用上匠心独运,以神秘的蓝紫色与温润桃粉为主色调,既呼应长春“北国春城”的生态基底,又隐喻老工业基地焕发的新生活力。通过“三阶更新法”系统提升空间品质:基础设施改造采用防滑透水铺装与模块化休憩设施,满足全龄使用需求;文化元素植入方面,提取拖拉机厂齿轮造型与电影制片厂胶片纹样,打造兼具工业记忆与艺术美感的景观装置;生态营造则通过雨水花园与垂直绿化,构建四季变幻的植物景观体系。特别注重空间叙事性的营造,以“时光走廊“线性景观串联起社区历史展墙、多功能活动广场和坊间集市三个主题节点,形成“可漫步-可停留-可记忆”的体验闭环。冬季设计着重考虑北方气候适应性,增设阳光暖房与热辐射座椅系统,确保全年使用舒适度。该项目创新性地提出“社区空间赋能”计划,通过居民共建墙、技能交换站等参与式设计,使更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持续生长的社区资本,为东北老工业区社区微更新提供了“文化延续-功能复合-持续运营”的示范样本。

社区更新设计策略及专项分析图

设计与规划策略全面且创新:设计策略从物质空间、功能特性、场所氛围、社交活动等多方面的“可供性”展开,还涉及产业框架与运营模式创新、功能体系要点等,为社区更新提供多元且创新的思路;规划策略则从不同角度对社区更新进行规划指引,使整个设计在策略层面逻辑严密、覆盖全面。
多专业分析保障设计落地:轴侧分析图从道路、铺装、节点等方面,立体且细致地展现社区空间结构与设计细节;灯光分析对市政路灯、庭院灯、特色灯等进行规划,兼顾实用与美观,营造良好夜间氛围;智慧未来板块融入智慧建筑等元素,体现对社区未来智慧化发展的考量,多专业分析共同保障设计从理念到实际落地的可行性。

社区更新设计改造及效果呈现图

更新与体验设计注重人本:更新改造策略和设施更新部分,聚焦于社区实际设施与空间的优化,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互动体验板块从行为、交流、传播、共享等环节,阐述社区空间对居民互动与生活体验的促进,体现“人本关怀”理念,让社区空间更具活力与吸引力。
多形式呈现丰富设计内容:效果图直观展示社区更新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直观的美好想象;智慧建筑体系、“十二坊的一天”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社区的智慧化与日常活力;剖面分析图则从垂直维度展现社区空间结构,丰富了设计内容的呈现形式,使整个设计更具层次感与可读性。

社区更新设计整体效果展示图

整体效果呈现直观震撼:鸟瞰图从宏观角度展现社区更新后的整体空间布局与风貌,给人以全面且震撼的视觉感受,清晰呈现社区的整体设计效果与空间关系。
细节效果展现设计精度:街道实景效果图和立面图聚焦社区局部与建筑立面,细致展现街道场景与建筑外观的设计细节,体现设计在局部与细节上的精度与美感,让观者能深入感受社区更新后在细节处的品质提升。

设计感悟

在天地十二坊社区更新项目里,我围绕“智联万家·慧筑新居”。合理布局智能设施,达成社区高效管理与居民便捷生活,实现智联万家。深挖社区文化,将特色元素融入新居,增强居民归属感。创新用“小微更新”策略,激活空间潜力。但智能系统兼容性不足,文化元素呈现深度欠佳。后续我会持续优化改进。

设计亮点

1、智慧互联系统:搭建“社区大脑”智能管理平台,集成环境监测、安防预警、设施报修等功能,采用无感识别技术,实现门禁、照明、垃圾投放等场景的智能化服务和
开发社区专属APP,居民参与度达85%,报修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
2、文化记忆再生:创新设计“工业记忆走廊”,将长春一汽老厂房元素转化为景观装置,打造特色“蓝紫记忆地砖”,夜间发光展示社区历史大事记,改造废弃工业零件为休憩设施,保留产业工人集体记忆。
3、小微空间活化:创新“针灸式更新”策略,改造多处闲置边角空间,植入全龄友好设施(智慧健身区、共享书屋、邻里花园),透水铺装率达80%,海绵设施年节水约35%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