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孙硕 万又萍
指导老师:王璐艳 韦娜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9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公共空间重塑
0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慧眼未来—关注儿童视力健康下的自然教育智慧化养成系街道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王璐艳 韦娜
主创姓名:孙硕 万又萍
设计时间:2025-08-11
项目地点: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小学街道
项目规模:12172㎡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时代问题
曾经,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自然气息浓厚的年代,孩子们的童年充斥着户外奔跑的身影,清澈的眼眸是探索田野与街巷的 “天然镜头”。那时,课堂之外的天地是视力的 “天然守护者”,儿童近视只是个别现象,而非群体困扰。然而,随着时代车轮驶入数字化、城市化的快车道,这一景象悄然逆转 —— 国家疾控局 2024 年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 52.7%,意味着每两名孩子中就有一人被近视困扰。通过清晰、准确的数据展示当前儿童近视的严峻现状,深入分析儿童近视的成因,包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电子设备使用过度等因素,采取数据图表化的展现方式,了解近视问题产生的根源。
设计说明
▲现状与策略提出
如今,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善儿童的用眼环境,让他们的眼睛重新焕发光彩?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建立起与自然、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紧密联系?如何提升全社会对儿童视力健康的重视程度,让保护儿童视力的文化理念得以传承和延续,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清晰明亮的天空?因此,依托自然环境理念、智慧技术应用与行为心理分析,创新提出 “自然化”“智慧化”“养成化” 三大设计策略。
▲自然教育与智能化策略
为儿童创造一个既能够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知识,又能体验到科技魅力、提升安全保障的街道环境。将视力保护知识融入自然景观中,打造自然微场景,激发儿童对于大自然的兴趣;设计一些互动式的智能景观设施,让儿童在玩耍中体验科技的魅力,同时也能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户外活动,减少对电子屏幕的依赖。依托物联网技术,随时监测儿童的视力发展情况,定期为儿童进行视力检测,并通过数据分析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视力保护建议。
▲习惯养成与效果呈现
习惯养成对于儿童视力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依托21天习惯养成理论,建立0—10—21天的阶段体系,打造视力良好习惯,助力儿童习惯养成。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