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浮塔,半塘入影——虎丘塔影园复原设计
A floating pagoda atop the mountain, its shadow cast across half the pond--Restoration design of the Tiger Hill Taying Garden

主创设计:李志豪  黄观维

设计成员:毛雨欣   练艳燕 谢志华

指导老师:黄英 刘纯青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8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 - 遗产活化利用

11
热度:102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山巅浮塔,半塘入影——虎丘塔影园复原设计

院校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黄英 刘纯青

主创姓名:李志豪  黄观维

成员姓名:毛雨欣   练艳燕 谢志华

设计时间:2025-02-06

项目地点:江西南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遗产活化利用

"塔影入池"的经典意象及其概念策略

本次设计基于详尽的前期调研与历史文献研读,通过对《虎阜志》《蒋氏塔影园记》等古籍的考据,结合现场地形勘测,确立了以历史格局为脉络、以现代空间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框架。总平面布局严格遵循虎丘南麓的地理特征,通过建筑体量的错落布置维系山体与古塔的视觉通廊,依托原有地势起伏引导水系蜿蜒入池,使池面精准捕捉虎丘塔倒影。流线组织与功能分区均以还原"塔影入池"意境为核心,所有景观要素的排布均建立在对场地肌理与历史空间逻辑的双重尊重之上。分析图纸系统呈现了从历史溯源、地形解读到视线廊道、空间序列生成的全过程,诠释了设计对传统园林营造智慧的当代转译。

设计说明

塔影园坐落与苏州虎丘风景区南麓,此次复原设计以“虚实相影”为核心理念,通过解读《蒋氏塔影园记》《云阳草堂记》等历史文献,在尊重虎丘山水格局的基础上,引环山河水系入园,构建北山南水、背山临水的空间结构。平面设计上我们将历史文脉、地理特征与空间逻辑进行了有机统一。提炼虎丘环山湖及其支流脉络,构建水系网络;其次,从虎丘地形特征出发,提取网师园和拙政园水系意象,融合山水肌理,形成空间灵感;最后,通过三次拓扑空间关系的迭代演变形变,最终生成设计方案。园中以一泓清池为镜,收虎丘塔倒影,形成山浮塔影、水映天光的诗意画卷。设计以“塔、瑛、萦、影、映”为线索,重塑塔影园虚实互生的哲学意境。全园以东西自然景观与南北建筑轴线形成张力,并以塔影、虹影、墨影、灯影、茶影、琴影、花影、竹影八重意境点睛,赋予园林流动的韵律。在此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科技,通过AI与VR技术增强五感体验:游客可通过AR设备感知叠加在实景中的历史文献与古园影像,AI系统则根据实时环境智能调节光影、声音与气息,使古典园林的“虚影”与数字科技的“实境”交融共生,让塔影园既承载历史文脉,又成为一座与当代对话的沉浸式文化空间。

设计平面图及其前期分析

本次设计在平面布局中不仅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的经典水系处理手法,更立足于虎丘南麓的独特地理环境。通过"藏源引流"、"曲折有致"的水系组织方式,既延续了传统理水智慧,又创造出与山势塔影相得益彰的现代园林空间。水体形态在师法古园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演变,既保持了江南园林的水韵特色,又实现了与场地文脉的深度融合,

设计策略及其建筑、植物、生态设计

当前的许多园林的复原设计仅仅从历史脉络进行设计,此次设计创新融合现代科技,通过AR设备重现历史影像,AI系统智能调节光影声香,使游客在五感沉浸中体验古典虚实美学与数字技术的共生对话,让这座临水而筑的塔影园既延续虎丘千年文脉,又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场域。

鸟瞰图及其节点设计

鸟瞰图清晰展现了塔影园依山傍水的整体格局。设计紧扣“塔影”主题,以中心水庭为视觉焦点,精准框景远方的虎丘塔,使塔、池、建筑形成强烈的轴线对景关系。

设计感悟

本项目的核心价值在实现了历史文脉与数字科技的跨时空对话。设计不仅溯源相关古籍,精准复原虎丘南麓"塔影入池"的经典意象,以虚实相影为主旨,通过VR、AI等技术,使传统文化获得当代转化。项目突破传统复原模式,以科技手段激活园林的虚实美学,为历史名园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创新范式,兼具文化深度与技术前瞻性。

设计亮点

本设计的核心亮点在于开创了传统古典园林复原的"虚实共生"新模式。设计深度植根《蒋氏塔影园记》等历史文献和,精准重构虎丘南麓"塔影入池"的经典格局,更以"八重影境"营造出前所未有的诗意空间体验。最具突破性的是引入智能科技系统——通过AR/VR重现历史场景,AI实时调控光影声香,使传统文化获得当代转译,让四百年前的塔影园不仅得以物理重生,更在数字维度获得永恒生命,为传统园林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专家评语

设计表达巧妙使用绘画元素,虽然布局还有优化的空间,但是会让人眼前一亮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