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鸟共生·生态之翼——基于HBS理念的广州仙村白鹭保护空间景观重塑
Human-Bird Symbiosis · Ecological Wings: Reconstruction of Egret Conservation Landscape Space in Xiancun, Guangzhou Based on the HBS Concept

主创设计:赖诗雨 梅茹 麦家淇

设计成员:李佳 黄镇辉

指导老师:胡竞恺 蒋雨芬 赖巧晖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79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 - 生物网络构建

74
热度:4885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人鸟共生·生态之翼——基于HBS理念的广州仙村白鹭保护空间景观重塑

院校名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农林学院

指导老师:胡竞恺 蒋雨芬 赖巧晖

主创姓名:赖诗雨 梅茹 麦家淇

成员姓名:李佳 黄镇辉

设计时间:2025-07-25

项目地点: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郑

项目规模:16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生物网络构建

▲前期分析

设计说明

白鹭是广州增城仙村生态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仙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空气与水体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遭到显著破坏,导致白鹭迁飞、种群数量锐减。团队聚焦当地的水域情况、气候等自然条件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白鹭生存情况,开展规划设计。
团队将HBS理念(人与生物共生)融入规划设计,通过实施河涌水质净化工程、湿地生态系统重建、植被群落优化等生态修复措施,构建适宜白鹭生存繁衍的生态空间,形成白鹭保护区。同时,将生态修复成果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以白鹭种群回归为契机,积极培育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绿色农产品等新兴业态,使生态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反馈,激发村民们参与生态保护内生动力,成为白鹭的守护者,让人类的生产生活为白鹭栖息提供助力。白鹭的回归将为仙村发展注入生机,让白鹭种群回归成生态名片,重现“人鸟共栖”的生态和谐图景,书写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互促互荣的新篇章。

▲场地分析与设计分析

▲方案策略与效果展示

▲保护策略

设计感悟

项目直击仙村白鹭生存危机,以HBS理念为核心,通过水质净化、湿地重建等措施重建白鹭栖息家园,联动培育乡村生态旅游等产业,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闭环,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人助鸟栖、鸟促人兴”。方案既解决生态问题,又践行人与生物共生深层价值,为城乡生态修复提供可复制样本,兼具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

设计亮点

面对人类工业发展导致的仙村白鹭生存危机,方案以HBS理念为核心,构建“生态修复——产业协同——智慧赋能”三维创新体系。其一,精准化生态修复,基于白鹭生态位与生长周期,分空间定制修复方案,筑牢白鹭生存根基。其二,生态与产业深度协同,以白鹭回归为契机,培育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产业,构建仙村“生态收益反哺保护”闭环,让生态保护反哺乡村经济,实现人鸟共生。其三,智慧化与本土化融合,开发监测APP实时采集生态数据并智能预警,科技赋能白鹭保护;同时打造如隐蔽观鸟屋、生态互动步道等沉浸式人类活动场景,让人类低干扰亲近自然,兼顾人鸟需求。方案打破“人鸟对立”,用科学修复保障生态、用在地运营激活参与,真正实现“人助鸟栖、鸟促人兴”的共生目标,为人与自然生物和谐共生提供可复制范式。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