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链绿境 — 基于全产业链视域下的医药产业园可持续性景观设计
Smart Chain · Green Realm — Sustainable Landscap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主创设计:冯一然

设计成员:蔡湛锋

指导老师:潘振皓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7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产业性空间营造 - 科研创新生态圈

0
热度:6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链绿境 — 基于全产业链视域下的医药产业园可持续性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潘振皓

主创姓名:冯一然

成员姓名:蔡湛锋

设计时间:2024-12-05

项目地点:广东佛山

项目规模:62.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产业性空间营造-科研创新生态圈

设计总平面图、时代背景分析、场地现状分析、历史文化分析

总平面构建 “康养绿心→文教融新→活力向欣→智芯未来” 环形空间链,串联水系形成产业生态轴;下方板块解析 场地基因:产业发展模型、地形/水系/文化遗产的挖掘与转译。

设计说明

本方案以“智链绿境”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基于全产业链视域下的医药产业园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核心围绕“4+3+4”创新产业生态规划,即“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四链联接,带动“生态、科技、文化”三重维度相互作用,营造一个可以激活区域活力的生态引力场,推动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经济体发展。四大模块相互融合,以推动景产融合和全产业链的发展。“康养绿心”模块打造吸引企业的空间,融入海绵城市技术,促进绿色与产业共生。“文教融新”模块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创造开放的交流空间。“活力向欣”模块以健康生活为核心,唤醒社区户外空间的健康活力,让活力治愈生活。“未来智芯”模块运用科技手段助产引人,打造具有未来感的医药产业园。最终实现景产交融,完成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时代命题。

上位规划分析、场地周边分析、人群分析、问题分析、设计策略、剖轴测

人群分析细化四类人群的活动/空间需求,为场景设计提供人本依据;
策略系统性:“生态基底 + 产业内核 + 智慧外脑” 三维策略,构建可持续闭环;技术可视化:生态剖面以动态箭头、分层透视,直观展示海绵城市技术的落地逻辑。

全产业链六过程分析图

核心场景 “山林溪瀑” 效果图:融合自然野趣与都市休闲;打破产业园区的冰冷印象,通过 “山水疗愈 + 功能复合”,重塑空间温度;智慧系统:人车分流物流网、产业服务 APP 界面、“技术 - 资金 - 人才” 闭环模型。

鸟瞰图、海绵城市专项、智慧步道设计、效果图

海绵城市 技术剖面:汇水池→滞留池→植草沟→生态草沟的阶梯式雨水循环,结合人工湿地净化;智慧步道系统:标识、交互屏、动线规划,实现 “运动 + 产业体验” 的功能叠加;节点效果图:展示康养、文教、活力、智芯四大板块的最终场景形态。

设计感悟

“智链绿境” 突破医产园传统边界,以全产业链视角串联 “生态、文化、科技” 维度 。集成雨水循环、智慧物流等技术,修复生态基底;植入中医药文化场景,赋能产业活力;构建人本化智慧系统,实现产景共生。为医产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式 。

设计亮点

一、生态技术突破:构建海绵城市体系,通过雨水循环、生态驳岸修复水体,搭配本土植物群落,强化景观生态韧性;
二、产业场景创新:全产业链空间耦合,串联 “研发 — 生产 — 体验” 场景,智慧物流与人车分流系统,重塑医产高效动线;
三、文化转译设计:提取中医药古籍符号,打造山林溪谷等文化景观节点,活化历史文脉;
四、智慧系统赋能:集成生态监测、产业服务 APP,实现景观运维、产业协作的数字化交互,推动产景共生 。

专家评语

将风景打造与产业、生态、智慧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富有创意的综合性景观规划。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