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叙·石淮新语——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滨水遗址公园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邱冰 张帆
主创姓名:秦徐
成员姓名:江婧 陶欣然
设计时间:2024-06-20
项目地点:南京
项目规模:约16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设计说明
遗址公园文化空间作为历史印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但当下的遗址公园普遍存在文化叙事不足、观赏性差等问题,导致建设滞后于城市现代化,公众与传统场所的链接断裂,认可度低。因此,如何对遗址公园文化空间进行叙事性传达,满足游客的历史文化感知需求,是景观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设计聚焦于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这一滨水带状绿地紧邻明城墙与秦淮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当前公园存在的文化印记薄弱、节点连续性差、景观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我们从空间叙事的视角出发,提出“叙·石淮新语”的主题,以石头城的历史变迁为主线,秦淮文化印记为副线,通过两条叙事线索的交织串联,构建出石破天惊、市井繁华、风雨岁月、古韵今生四个连续而富有层次的滨水文化叙事空间。并从构建叙事线索、强化情节动态、空间景观呼应、动态更新维护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将历史文化语言转化为可感知的空间语法,弥补原有场地的不足,从而为周边市民及游客打造一处文化深厚、可引发共鸣、思古鉴今同时又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滨水文化绿廊。希望未来遗址公园能够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设计感悟
本作品直面遗址公园文化叙事薄弱、空间认同缺失的现实问题,以南京石头城遗址为载体,创新引入空间叙事理论,通过“双线叙事—情节构建—景观转译—可持续维护”的系统更新,将断裂场地转化为一段连贯而生动的“石淮新语”。设计不仅实现了历史文化的当代传达,更重塑了人、场所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联结。
设计亮点
本作品的设计亮点主要有几下三点:
(1)叙事性空间结构的创新构建:以空间叙事理论为核心,通过“历史变迁+文化印记”双线交织的叙事逻辑,将断裂的文化场景转化为连续且富有戏剧性的体验序列,强化遗址空间的文化感染力与记忆认同。
(2)多维情境营造与时空对话:借助情节动态设计与景观元素呼应,在关键节点嵌入“可读、可感、可游”的叙事场景,实现历史事件、地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多层次互动,增强游客的沉浸式感知。
(3)滨水遗址空间的生态与人文协同:在突出文化主题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与公共功能植入,将带状绿地转化为兼具文化展示、休闲活动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复合型廊道,实现历史空间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