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链景韵·共栖未来 ——智慧城市-景观三元协同视角下的未来社区更新探索
Smart-Link, Scenic-Prose: A Symbiotic Future —— Exploring Future Community Renewal through the Triadic Synergy of Smart-Cit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主创设计:秦徐

设计成员:江婧

指导老师:邱冰 张帆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7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性空间营造 - 智慧人居与未来场景

0
热度:3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链景韵·共栖未来 ——智慧城市-景观三元协同视角下的未来社区更新探索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邱冰 张帆

主创姓名:秦徐

成员姓名:江婧

设计时间:2025-06-20

项目地点:南京

项目规模:约46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性空间营造-智慧人居与未来场景

整体鸟瞰+背景说明+基地分析

设计说明

在新时代城市更新背景下,汇景家园社区更新项目承载着双重使命。一方面,随着2023年红花街道被确立为南京市首批社区治理现代化创新实验点,在南部新城管委会与街道的党建联建机制推动下,项目获得了难得的数字化转型机遇;另一方面,面对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全龄友好型智慧社区”建设要求,作为建成17年的存量社区,汇景家园现状与当代生活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际落差。
针对系统调研发现的四大核心矛盾:人口结构与服务需求失衡、基础设施与社区管理滞后、商业配套与开放绿地有限、社区互动与人文关怀不足。我们引入智慧城市理念与景观三元协同视角,以智慧为主题,以三元为框架,建立“问题-理论-策略”的完整解决路径:首先,从环境生态、空间形态和行为活动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其次,提出“智链景韵·共栖未来“主题,强调精细化干预与智慧化赋能相结合,进而提出生态提质、空间赋能和社群激活三大核心策略。此外,我们聚焦于社区绿地,不仅包括外部的街道和公共绿地,也包括各苑内的宅间绿地,通过精细化设计将碎片化场地转化为居民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
通过从宏观至微观的整体更新,我们期望汇景家园能够实现“韧性生态、全龄友好、智慧互联、人文共生”的可持续美好愿景。

基地分析+主题策略

策略+平面方案

专项+效果展示

设计感悟

本作品精准回应了存量社区更新的时代难题。项目植根于南京首批治理实验点的政策土壤,以智慧城市-景观三元协同为创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解决了场地四大核心矛盾。并通过从宏观至微观的介入,将碎片场地转化为活力空间,最终为实现全龄友好、智慧互联的未来社区提供了极具前瞻性与示范性的可实施路径。

设计亮点

本作品的设计亮点主要有几下三点:
① 理论创新与整合:首次将“智慧城市”与“景观三元论”跨学科整合,构建了“环境-空间-行为”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分析框架与设计策略,为存量社区更新提供了创新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
② 智慧赋能的人文实践超:越技术应用的表面化,以“智链景韵”为核心,将数据智慧深度融入生态提质、空间再造与社群激活全过程,实现了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重塑社区活力。
③ 精细化微更新:采取“宏观-中观-微观”全域协同的更新路径,尤其注重对宅间绿地、街道角落等碎片化空间的“针灸式”精准设计,以极小干预成本极大提升空间效能与全龄友好性,示范性强。

专家评语

该项目紧扣新时代城市更新背景,精准把握汇景家园 “数字化转型机遇” 与 “全龄友好智慧社区建设要求” 的双重使命,既依托红花街道社区治理现代化创新实验点的政策优势,又直面建成 17 年存量社区的代际需求落差,定位兼具现实针对性与发展前瞻性。

理念新颖,思路清晰,表达规范,可读性强。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