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数耘·药境自愈
Green Crops with Digital Cultivation · Medicinal Realm for Self - Healing

主创设计:付茹梦

设计成员:常雨馨 张雯雯 窦仁敏 张鸿菲

指导老师:李友 石圆圆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69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智慧工程与数字技术 - 数字交互体验

0
热度:7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青禾数耘·药境自愈

院校名称: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李友 石圆圆

主创姓名:付茹梦

成员姓名:常雨馨 张雯雯 窦仁敏 张鸿菲

设计时间:2025-05-01

项目地点:井里村

项目规模:30000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智慧工程与数字技术-数字交互体验

▲前期分析与智慧技术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生态基底,如结合地形地貌进行景观营造,对现有水系、植被等进行保护与合理改造,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友好型施工。运用仿古建筑工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或场景进行修复与重建,同时采用雕塑、标识系统等手段,将百草药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节点,如打造药草亭苑、药田拾趣等场景时,注重文化符号的精准表达。引入现代互联网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进度管理、质量监控等,同时为后续的智慧导览、线上文化展厅等智慧化运营提前布局,实现施工与运营的智慧化衔接。前期分析涵盖区位、气候、人群等多个维度,区位分析清晰展示井里村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的位置关系;气候分析通过图表直观呈现当地气候特征;人群分析则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与特征进行剖析,为设计提供全面且精准的依据。

设计说明

本方案以有机微更新理论为核心支撑,摒弃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坚持对乡村原有生态肌理与空间格局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融入“以人居为核心+多元文旅赋能”的双轮驱动设计思路,构建起兼具文化深度与生活温度的乡村景观体系。方案深度锚定井里村“岐黄第一村”的文化基因,以百草药文化为脉络主线,从《万氏医贯》等古籍典籍的医理智慧中汲取设计养分,从柯氏家族世代相传的行医故事与民间草药炮制技艺里挖掘情感共鸣点,让每一处景观节点、每一条街巷步道都成为承载历史记忆的“叙事载体”——无论是墙角的草药科普铭牌,还是复刻古医馆格局的休憩空间,都在无声诉说着村庄与中医药文化的千年羁绊。在落地路径上,方案先以“场地本底精准剖析”为前提,系统梳理村庄的水系走向、植被分布、地形地貌等生态脉络,以及古民居、太安堂旧址等文化地标,确保规划发展路径与乡村自然、人文基底高度契合;再通过“沉浸式乡村故事场景”营造,将草药种植园与互动体验区结合,设置草药辨识、古法炮制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唤醒人们心底对传统乡村生活的乡愁记忆。以“生态塑形”守护乡村自然本底,保留原生植被并补充药用植物群落;以“文化串轴”串联核心景观,打造从太安堂旧址到草药文化广场的主题动线;以“人居升维”优化村民生活空间,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以“产业赋能”激活文旅价值,开发草药文创、康养体验等业态。同时,方案注重现代互联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并行,引入智慧导览、线上文化展厅等数字化服务,推动乡村景观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居改善层面的多元化协同,最终绘就一副自然美丽、底蕴深厚的井里村百景图。

▲策略方案与效果展示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生境友好的生态环境治理,如资源共生、尊重地貌、理水整治、渣土利用等,修复乡村生态,构建美丽乡村,推动可持续发展。梳理井里村文脉,做好中医药文明保护、利用就地取材打造场景、以“碳中和战略”为指引,以碳达峰为目标,打造低碳智慧、和谐发展且宜居的低碳生活环境,涵盖低碳集市、低碳运动场、低碳净化站等场景打造。
  效果展示呈现了改造后井里村的整体及部分节点的景观效果,展现出融合生态、文化、低碳智慧的乡村新貌。

▲数字乡村与数字技术

  搭建数字乡村相关系统,如“云种植小程序”的开发与部署,涉及前端界面设计、后端数据管理与交互逻辑构建;线上服务平台(如智慧社区管理、移动终端、智能终端等)的安装与调试,实现用户注册、选购等功能的顺畅运行。鸟瞰图清晰呈现井里村改造后的整体空间格局,主入口、次入口以及药香亭、养生园、演艺广场等众多景观节点分布明确,能直观感受到乡村景观的丰富性与系统性。

▲效果应用与平面分析

  依据场地分析结果,对地形、水系等进行合理改造,利用土方工程技术塑造微地形,通过水利施工技术优化水系布局,为景观营造良好的基底。结合植物分析,科学选择药用及景观植物,采用生态种植技术,注重植物的搭配与季相变化,确保植物成活率与景观效果的长期稳定。针对不同类型的景观小品。右侧的效果展示图生动呈现了改造后的景观场景和人们使用智能数字进行互动的场景。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智慧工程微更新为基,紧扣井里村百草药文化内核,既尊重场地生态与人文本底,又通过沉浸式场景与多元业态激活文旅价值。以“生态、文化、人居、产业”四维发力,兼顾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既唤醒乡愁记忆,又推动乡村景观协同升级,精准实现“以文塑景、以景赋能”,为同类乡村文化景观更新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设计亮点

设计亮点,以“青禾数耘·药境自愈”为主题,立足有机微更新理论,深挖百草药文化,从典籍与民间传承中汲取灵感。前期多维度分析精准,规划契合场地本底;打造多元景观节点,如药草亭苑、药田拾趣等,营造沉浸式乡村场景;融合互联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景观共生格局多元协同,既唤醒乡愁,又以文化赋能产业,绘就富有本土特色的井里村百景图。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