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李昱昊
设计成员:常哲涵 郭乐宇 彭真 李天祎
指导老师:赵琳瑄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5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 - 社区微更新
0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共享·社区——可食用菜园
院校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城建学院
指导老师:赵琳瑄
主创姓名:李昱昊
成员姓名:常哲涵 郭乐宇 彭真 李天祎
设计时间:2025-08-30
项目地点: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项目规模:3.3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社区微更新
现状分析
本场地坐落于小店区,占据关键地理位置,作为区域交通的重要节点,其周边交通网络发达,交通流量显著,有效连接太原市中心城区与综改区,具备强大的交通集散能力。场地西侧紧邻汾河,自然景观资源得天独厚;东侧则密集分布着太原市小店区第三中学(晨光校区)、小店区第一中学校(汾萧校区)、小店区人民医院以及众多事业单位,同时新天地等商场也在合理辐射范围内。主要受众群体涵盖汽车园员工、周边小区居民以及学校学生,且场地旁“诗意汾河”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与邻近中型社区形成良好的区域互动基础。
设计说明
主题阐释
以“可食用花园”为核心主题,本设计突破传统广场的设计理念,将食用植物的种植、观赏与多功能体验巧妙融合。旨在打造一个不仅满足人们日常休闲需求,更兼具科普教育、生态体验等多元功能的特色城市公共空间,为周边人群带来前所未有的户外体验。
设计理念
1. 生态实用协同:深入挖掘可食用植物的生态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构建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实现场地生态环境的优化。同时,注重植物的实用功能,将食用植物的种植与景观营造紧密结合,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直观感受可食用植物的魅力。
2. 科普教育赋能:充分认识到科普教育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科普展示设施和开展针对性强的科普活动,将可食用植物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游客,特别是学生群体,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 休闲体验升级:紧密围绕上班族与工人的休闲需求,以及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设计丰富多元的休闲娱乐设施和互动体验项目。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在这里找到一片宁静与乐趣并存的天地,实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总体布局
场地总面积3.3公顷,依据功能需求和游客行为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划分为以下功能区域:
1. 入口展示区:作为场地的门面,精心打造标志性景观和清晰直观的导览图。通过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信息展示,迅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传达“可食用花园”的主题特色,引导游客有序进入场地。
2. 可食用植物种植区:作为场地的核心灵魂区域,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观赏特点,细致划分蔬菜种植区、香草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等多个专属区块。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展示丰富多样的可食用植物景观,形成四季各异、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3. 休闲娱乐区:合理布置草坪、舒适座椅、古朴凉亭等设施,营造轻松惬意的休闲氛围。巧妙结合可食用植物元素,设计香草迷宫、蔬菜雕塑等互动性景观小品,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趣味性,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休闲需求。
4. 科普教育区:设立专业详细的科普展板、实物展示柜等,系统介绍可食用植物的品种特性、种植技术、营养价值等知识。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种植实践活动、烹饪示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知识水平,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科普平台。
5. 滨水景观区:充分利用汾河的天然景观优势,精心打造滨水步道和观景平台。让游客在漫步欣赏河景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感受自然与可食用植物和谐共生的美妙意境,享受独特的亲水体验。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