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愈乡居
Wisdom-Healing Rural Dwelling

主创设计:窦仁敏

设计成员:付茹梦 张雯雯 常雨馨 张语昕

指导老师:石圆圆 李友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5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 - 文化体验设计

0
热度:5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愈乡居

院校名称: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石圆圆 李友

主创姓名:窦仁敏

成员姓名:付茹梦 张雯雯 常雨馨 张语昕

设计时间:2025-08-31

项目地点: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井里村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文化体验设计

▲前期分析解构 探井里新章

区位分析明确了井里村在区域交通中的定位,凸显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地理优势与潜在机遇;上位规划解读了国家、省市级有关乡村发展的政策,为村庄改造指明了方向;历史沿革梳理村落文化脉络,挖掘传统中医药文明与民俗特色;植物分析结合本地植被类型,探寻适生植物群落;气候分析则综合光照、降水等数据,为生态景观营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设计说明

该项目以“艺术疗愈”为核心,融合井里村自然生态、现代艺术与中医药文化,旨在打造沉浸式疗愈景观,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构建一个治愈身心、促进社交的全龄化村庄。项目以中医药文化为脉络,将药用植物、养生理念转化为景观语言,结合香氛装置与互动导览,传递草药疗愈智慧;通过视觉艺术、自然音景、触觉体验构建多维疗愈空间。滨水区设计“涟漪镜面水景”与风铃阵列,古建筑墙面融入光影艺术,以动态投影讲述中医药故事:设置“疗愈工坊”与园艺体验区,村民参与药香制作、陶艺手作等活动增强文化归属感,游客亦可亲手种植草药以感受自然疗愈过程。改造后井里村将形成“可观、可触、可参与”的疗愈体系,成为兼具文化深度与疗愈功能的乡村目的地,通过艺术与自然的对话,为人们提供身心栖息的场所,同时激活村落内生动力,实现“以疗愈促振兴”的目标。

▲景境智慧相融 焕井里新策

生境融合策略强调了生境与环境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态修复、植被优化和文化共享等手段,构建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康养体验策略以乡村发展和人民需求为依托,打造森林步道、冥想花园等空间,满足人们修身养性的需求;智慧发展策略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景观设施智能管理和产业创新体验等,以科技驱动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析矛盾探优缺 谋井里新局

深度剖析了井里村现存矛盾,包括人口流失、建筑老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同时挖掘了与生活文化要素的关联及融合点。通过对矛盾的诠释,探寻针对性解决方案,并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内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推动村落文化传承与景观品质显著提升。

▲匠心设计点睛  瞰井里新貌

以鸟瞰图直观展现了井里村景观改造后的整体风貌,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建筑、绿意盎然的生态空间与功能完备的公共区域;SWOT分析则全面梳理井里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通过辩证思考,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平衡发展矛盾,探寻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新路径。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艺术疗愈”为核心锚点,深度融合井里村自然生态、现代艺术与中医药文化。不仅完成了井里村景观层面的品质升级,更善于发掘文化体验设计,为井里村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及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项目整体以文化为魂、以疗愈为核、以振兴为果,对全国同类乡村景观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与引领价值。

设计亮点

1.梳理了井里村的历史脉络,以“时光轴线”串联起古桥、古井、宗祠等历史遗迹。在村内主干道铺设特色地雕,刻画村落发展脉络;利用旧建筑改造“村史馆”,通过老物件陈列、多媒体投影等手段重现昔日生活场景;将废弃的石磨、陶罐等传统农具进行艺术化处理,打造具有年代感的景观小品,唤醒村民与游客的集体记忆。
2.打造了集种植、展示、体验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园,种植百余种常见和珍稀中草药,逐一设置科普标识牌来介绍它们的药用价值及功效等信息;在村庄道路、广场、水系周边布置以中医药典故或药材形态为灵感的雕塑、壁画和廊架等景观小品,并建设中医理疗馆,提供针灸、推拿、艾灸、中药熏蒸等传统理疗服务。
3.康养区域设置了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当游客使用时,设备会自动采集心率、血压、体脂等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来给出个性化康养建议,比如推荐合适的草药茶饮、康养运动项目。同时可直接与游客手机连接,方便保存和,以随时查看健康数据与康养计划。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