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下可再生能源景观空间构想设计
Conceptual design of Renewable Energy landscape Space in Polluted environments

主创设计:张裕东

设计成员:谭雯雯 于瑷彤

指导老师:潘波 周诗文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4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 - 水体生态修复

3
热度:188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污染环境下可再生能源景观空间构想设计

院校名称: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潘波 周诗文

主创姓名:张裕东

成员姓名:谭雯雯 于瑷彤

设计时间:2025-08-29

项目地点:德国鲁尔工业区

项目规模:5.6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水体生态修复

设计概念与前期分析

再呼吸一污染环境下可再生能源景观空间构象设计是选址在德国鲁尔工业区,该工业区污染严重。通过系统分析场地与人群需求,甚至到气候,发现这些问题并找出了矛盾点,提出了能源循环与再生的设计概念,并开门见山的展示了设计成果

设计说明

入夏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遭遇持续高温热浪天气,欧洲多地都突破高温历史纪录。全球变暖已从“幕后“走向“台前”。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一大主因,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正在推动温度上升,使天气变得更加极端。
本方案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以“低碳生活”为切入点,将鲁尔工业区其中一块场地进行改造,形成集科普教育、休闲、生态、环保于一体的“低碳空间”实现公众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修复工业污染的同时将低碳环保带人人们生活中。
1.顺应场地现有的地形地貌,减少机械作业;
2.生态优先:保护生态多样性
3.回收再生:回收利用废弃旧物,进行改装等,再次循环利用
4.绿色屋顶:可以有效固碳,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

设计分析与能源分析

通过场景激活,场地自然资源的利用实现场所的公共效益,再结合生态气候分析设计出功能分区与碳循环分析,此设计清晰明了的说明了整个碳循环过程与场地设计的合理性与适配度。通过设计清晰的图纸来表明设计意图。

效果图纸与节点分析

通过效果图纸表明设计效果,在效果图纸上标注了功能与场景活动人的情绪变化。节点分析详尽的说明了场地的功能模式。剖面的上中下层生态循环分析能清晰地说明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与机制。

重要场地塑造与场地活动分析

通过重要场景的塑造一方面能直接体现出通过再设计的场地景观,做到有景可观,另一方面展示能源为何能循环与一些设计细小的用心点。人们的场地活动情绪变化介入到设计中,通过高差使设计具有起伏。剖面直接展示了场地的高差情况。活动分析展示了设计后场地激活的效果与场地吸引人的更多可能性。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实践载体,创新性地将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景观设计深度融合,构建了"污染修复-能源再生-公众参与"的闭环系统。设计通过保留工业记忆的景观叙事、量化生态效益的数据监测等方式,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为全球工业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空间-人文"一体化解决方案。

设计亮点

1. 工业遗产与生态修复的融合创新
以德国鲁尔工业区(欧洲最大工业区/莱茵河污染核心区)为改造对象,将高碳排工业场地转化为“低碳呼吸空间”,实现从“欧洲下水道”到生态示范区的转型。
保留场地工业肌理,通过废弃机械/材料的艺术化再生,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态教育价值。
2. 多系统协同的碳中和设计
四维循环体系:
资源循环:回收工业废料→转化为铺装材料/景观设施;
能源再生:结合光伏栈道、风能树等可再生能源装置,形成分布式供能网络;
生态净化:通过人工湿地+植物修复技术;
景观游憩:水上栈道与路廊串联科普节点,实现“治污-教育-休闲”三位一体。
3. 气候适应性设计
微气候调节:
绿色屋顶+垂直森林系统降低热岛效应;
依据季节风向分析布局通风廊道,增强场地自然降温能力。
雨洪韧性:场地竖向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应对极端降雨。
4. 公众参与的低碳场景营造
行为引导设计:
互动式能源装置、碳足迹追踪屏幕,将环保行为可视化;
划分活力运动区/静观教育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5. 全生命周期低碳技术
低干预施工:顺应原有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采用模块化预制设施降低建造碳排放;
长效运营:通过中央公园模式(节点生态分析)实现低维护运营,配套小程序引导公众参与植物认养等长期维护。
总结:项目以“工业疮疤”为画布,通过“循环设计+社会共治”,打造了一个兼具气候韧性、产业记忆与公众教育价值的范式空间,为全球工业区生态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社会双维解决方案。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