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山雨卉
设计成员:胡馨月 孙杨 马瑞晶 王好
指导老师:石圆圆 谯炜骅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19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 - 文化体验设计
0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汇查干·未来之境——查干湖文旅小镇景观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长春建筑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石圆圆 谯炜骅
主创姓名:山雨卉
成员姓名:胡馨月 孙杨 马瑞晶 王好
设计时间:2025-06-20
项目地点: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小镇
项目规模:45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文化体验设计
▲前期篇
前期调查聚焦“文化、技术、受众”三维度。文化层面,实地记录“查干湖冬捕”非遗流程,梳理祭湖醒网、马拉绞盘等核心环节,收集游客反馈,发现“观赏为主、互动性弱”等痛点。技术层面,排查湖区基础设施,明确服务中心功能缺口与交通盲区,测试网络、电力支撑能力,确认-30℃低温对智能设备的适配需求。受众层面,通过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为改造提供精准数据依据。
设计说明
▲策略篇
改造以“文化为核、智能赋能、生态优先”为核心策略。文化传承上,保留冬捕非遗核心仪式,增设传承人教学环节,避免过度商业化;智能应用聚焦实用性,选用耐低温设备,部署本地服务器解决信号弱问题,保障体验稳定。生态保护贯穿全程,所有改造需通过生态评估,同步搭建智能水质、渔业监测系统。同时,按“文化认知-智能体验-实地参与”设计动线,让游客循序渐进感受查干湖特色,平衡文化深度与体验流畅度。
▲分析篇
关键分析围绕三大核心展开。文化价值转化上,冬捕核心是“仪式感与协作精神”,需通过“智能记录+安全参与”,避免文化娱乐化。技术适配性上,针对冬季低温,定制具备低温启动功能的智能设备,采用“云端+本地”双存储,防止信号问题中断服务。用户体验逻辑上,游客需“先了解、再体验、后参与”闭环,故规划从智能导览屏到VR模拟,再到实地互动的动线,避免体验断层,提升满意度。
▲效果篇
改造后实现三重核心效果。文化传播上,游客中心设非遗数字博物馆,手机AR扫描湖面可看不同年代冬捕场景,年文化科普覆盖游客。智能体验上,多语言智能导览、生态数据大屏、冬季温控休息亭与冰雪预警标识落地。经济与生态协同上,最终达成“文化传承、游客满意、生态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