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屿栖野万象兴——基于人地共生理念下双鱼岛生态与城市综合规划
Twin Isles: Wild, Thriving——Integrated ecological and urban planning of Pisces Isl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uman-land symbiosis

主创设计:王昕娅

设计成员:周文渊 孙澜祎 朱敏秀 梁舒童

指导老师:陈硕蕾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0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

0
热度:5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双屿栖野万象兴——基于人地共生理念下双鱼岛生态与城市综合规划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陈硕蕾

主创姓名:王昕娅

成员姓名:周文渊 孙澜祎 朱敏秀 梁舒童

设计时间:2025-07-06

项目地点:福建省漳州市龙口区

项目规模:14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

△场地背景与规划框架

基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口区,以其独特的双岛形态而称双鱼岛。随着厦门R3铁路的建设信号的发出,双鱼岛大规模投入建设。然而,房地产经济的过快发展与盲目开发导致岛内生态环境遭破坏,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与此同时,经济策略上的失误造成房地产泡沫,建设停滞,双鱼岛废弃。
面对生态破坏、资源浪费以及经济损失等问题,双鱼岛亟需进行综合规划与生态修复。

设计说明

双鱼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口区,以其独特的双岛形态而得名。然而,房地产经济的过快发展与盲目开发导致岛内生态环境遭破坏,建设停滞。双鱼岛废弃,亟需进行综合规划与生态修复。本项目以“双屿栖野万象兴”为主题,旨在基于人地共生理念,实现双鱼岛的生态与城市综合规划。
团队通过对场地的前期分析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因建设场地面积较大,本方案采用渐进式开发的策略,利用已开发区域产生的资金进行下一阶段开发。在此过程中优先发展可盈利区域,发展绿色基建与建筑试点,通过资金循环流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案还进行生态开发,利用植物演替实现再野化,提升了岛内环境质量。同时建设防波堤,加强了全岛的安全建设,有利于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造厦漳泉生态客厅。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团队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实现生态与城市的有机融合。通过设置垂直绿化、完善通风系统等方法,构造绿色可持续的建筑体。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减少住宅数量,建设不同功能的建筑,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双鱼岛旅游业的发展。在植物演替的设计过程中,团队关注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保留部分原有物种的同时,引入先锋物种改善土壤条件,后设计中期演替群落动态过渡,引导形成目标群落,完成植物演替,实现再野化。
针对双鱼岛开发停滞的现状,本项目采用渐进式开发的策略,基于人地共生理念,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共同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恢复了双鱼岛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将人与自然融合为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打造具有长久意义的厦漳泉生态客厅。

△现状问题与解决策略

本项目以“双屿栖野万象兴”为主题,旨在基于人地共生理念,实现双鱼岛的生态与城市综合规划。团队通过对场地的前期分析,构建了规划框架,针对场地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
针对场地节点通达性低、服务设施未建成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岛内基础设施。
因建设场地面积较大,本方案采用渐进式开发的策略,利用已开发区域产生的资金进行下一阶段开发。在此过程中优先发展可盈利区域,发展绿色基建与建筑试点,通过资金循环流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案还进行生态开发,利用植物演替实现再野化,提升了岛内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同时建设防波堤,维护岛内生态环境,加强了全岛的安全建设,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打造渐进式的厦漳泉生态客厅。

△建筑设计与植物演替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团队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实现生态与城市的有机融合。通过设置垂直绿化、完善通风系统等方法,构造绿色可持续的建筑体。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开发可盈利区域,减少住宅数量,建设不同功能的建筑,如酒店、养老院等,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推动双鱼岛旅游业的发展。
在植物演替的设计过程中,团队更关注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保留部分原有物种的同时,引入先锋物种改善土壤条件,后设计中期演替群落动态过渡,引导形成目标群落,完成植物演替。不同区域植物的设计因地制宜,实现再野化。

△设计效果展示

针对双鱼岛开发停滞的现状,本项目采用渐进式开发的策略,基于人地共生理念,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实现生态与城市的共同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恢复了双鱼岛的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人与自然融合为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打造具有长久意义的厦漳泉生态客厅。

设计感悟

在存量更新的时代下,设计聚焦社会热点,在关注基本建设功能的同时又关注了生态,创新性地提出渐进式开发、生态再野化等可持续发展策略,使人与自然融合为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推动场地成为具有长久影响力的厦漳泉生态客厅。

设计亮点

设计基于“人地共生”理念,采用渐进式开发策略,以前期收益反哺后期建设,实现资金自循环。通过植物演替科学推进生态再野化,恢复生物多样性。建筑结合垂直绿化与自然通风,打造绿色低碳示范空间。建设生态防波堤,提升安全性与景观价值。整体以低密度开发、多元功能融合,推动双鱼岛成为厦漳泉生态客厅,实现存量更新下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专家评语

选题极具挑战性。方案构思兼顾生态修复和城市开发,逻辑清晰,内容充实。鉴于生态修复的长期性特征,建议效果图可以展示远期愿景,如未来10,20,50年等。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