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链红专——科创文创双链驱动下的鹰金钱食品厂片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
Tech-Culture Dual-Engines: Renewing the Eagle Coin Industrial Heritage

主创设计:屈梦心

设计成员:周沛怡

指导老师:于昭

作品编号:ILIA-S-20251340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工业遗产再生

0
热度:33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创链红专——科创文创双链驱动下的鹰金钱食品厂片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

院校名称: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于昭

主创姓名:屈梦心

成员姓名:周沛怡

设计时间:2025-06-29

项目地点:广州市天河区

项目规模:29.55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工业遗产再生

场景规划

本图包含鸟瞰图、双链融合模式图、场景链接图与场景营造图。
  首先,构建“文创焕新链”与“科创数智链”双轨融合生态结构,通过四个螺旋上升的层级,系统性地呈现了从创意萌发到市场落地的全过程。四大层级与场景有所对应:创意萌发层对应场景一,保留工业遗产并吸引艺术家入驻;智造转化层对应场景二,融合新技术以研发文创产品;产业共生层对应场景三,推动红专IP商业化与产学研协同;展示交互层对应场景四,利用工业遗产打造沉浸式展销平台,并收集微观需求反馈创意萌发层。双链以技术赋能文化、以场景驱动产业,形成“艺术+科技+商业”一体化的工业遗产活化模式。

设计说明

广州市天河区鹰金钱食品厂旧址始建于1956年,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工业遗产,曾是青年艺术家集聚的红专厂创业园。随着原有食品生产功能的外迁与“退二进三”政策,红专厂当前正面临着产业断层、空间割裂与人才流失三大核心困境。本项目位于国际金融城西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显著。作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区,如何从“被保护”走向“被激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如何实现真正的“共生共融”是核心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项目提出以“科创文创双链融合”为核心更新理念,推动工业遗产的功能再生与价值提升。具体通过三大策略系统推进:一是创链产业联动,引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两类产业,形成“科技研发+文化创意”融合生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创链空间共享,改造原有厂房及开放空间,置入创新工坊、展览空间、共享办公等复合功能,增强空间适应性与交流活力;三是创链人才发展,通过构建吸引人才的工作、生活、游憩环境,精准服务各个社群,推动知识溢出与跨界合作。改造完成之后,鹰金钱厂区将不仅延续工业历史文脉,更成为一个集创新、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城市新节点。该项目旨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重要标杆,为传统工业区域注入智慧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充分彰显“老城市新活力”的城市发展愿景。

前期分析

本图包含综合现状、设计背景、问题总结、设计理念等。
  广州市天河区鹰金钱食品厂旧址始建于1956年,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工业遗产,曾是青年艺术家集聚的红专厂创业园。随着原有食品生产功能的外迁与“退二进三”政策的提出,红专厂当前正面临着产业断层、空间割裂与人才流失三大核心困境。本项目位于国际金融城西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显著。作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区,如何从“被保护”走向“被激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如何实现真正的“共生共融”是核心问题。

总体规划

本图包含总平面图、平面分析图、工业遗产更新引导时序图、场地链接图与西立面图。
  直面鹰金钱食品厂旧址产业断层、空间割裂与人才流失的困境,以“科创文创双链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产业联动、空间共享与人才集聚三大策略,系统性推动工业遗产价值再生。项目完整保留并创造性转化原有工业肌理,植入科创研发、文化创意、商业体验与公共艺术功能,构建“科技+文化”融合的复合生态。

设计策略

本图包含三大总体策略图与工业遗产单体改造策略图。
  通过“创链产业联动、创链空间共享、创链人才发展”三大策略,重构“工业记忆提取-双创产业开发-双创产业落地”的产业路径、“功能分区协同-复合空间设计-共享空间落地”的空间路径、“主体识别-平台搭建-发展落地”的人才路径,实现产业、空间、人才联动发展。保留更新现状重点历史建筑,采用“结构保留、功能复合、新旧共生”的有机更新策略,以轻介入的适应性改造实现工业遗产的当代转型与价值再生。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科创文创双链融合”为核心,精准应对产业断层、空间割裂与人才流失问题,通过系统性更新策略,成功激活鹰金钱食品厂工业遗产价值。项目不仅延续了广州工业文脉,更构建了“科技+文化”融合生态和开放共享空间,成为大湾区工业遗产提质更新的创新标杆,具有显著的示范性与推广意义。

设计亮点

本作品针对广州鹰金钱食品厂旧址面临的产业断层、空间割裂、人才流失等问题,提出“双链驱动”的工业遗产更新方案。方案包含三大创新点:1)产业链——以科创赋能创意,创意赋能生产;2)空间链——通过协同功能布局、复合空间设计,实现多元空间共享;3)人才链——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通过精准匹配的社群云平台,解决创新主体难聚难留问题。项目最终形成融合科创文创的产业、空间、人才活力网络,吸引企业入驻,提升服务能力,成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重要的创新引擎。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