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黄菀萌
指导老师:梁慧琳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9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公共空间重塑
0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基于“三人群四支柱”管理模型的南京江宁滨河体育公园智慧更新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梁慧琳
主创姓名:黄菀萌
设计时间:2025-06-20
项目地点:南京市江宁区滨河体育公园
项目规模:2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项目总平面图、场地区位分析、上位规划
主要展示场地周边现状、经济发展及一些问题,上位规划对项目场地的定义,场地内部人流分析,及项目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
场地现状为题及对应的策略,公园管理模型,有关项目方案的分析
分项列处场地现状问题、问题的对应策略以及如何实施,同时为了更清楚的表达,对每项策略进行可视化表达。此外,详细表述了公园管理模型的主要内容及运行流程。最后,对第一页的项目总平面图进行进一步分析。
三张局部鸟瞰图,局部平面图,局部分析,应用技术分析
结合人本主义公共空间理论,局部设计方案重点突出了“三层渗透式社交框架”,通过物理环境的精细化调控,将必要性活动(如通行)转化为社会性互动(如邻里交流)。具体而言,场地设计通过:(1)界面柔化、(2)速度干预、(3)复合视线这三个技术路径,实现打造社区生活空间的目标。
局部剖透视图,剖面细节分析,可持续发展构想图
主要表达雨水管理流程及应用到的技术。其次,选取公园入口处作为实验对象(此处也是公园与周边社区等功能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对未来5年后和20年后提出设想,对如何加强公园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如何美化城市立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该作品整体方向清晰,管理模型有创新,问题与策略有对应且一一落地。技术应用扎实,技术管理很到位,对于基本的施工工艺有一定了解。整体兼具创新性、实操性与示范价值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