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陶陶,乐尽天真——济南万象新天儿童友好公园规划设计
Enjoying our natural innocence to the fullest——Planning and Design of Jinan Wanxiang Xintian Children-Friendly Park

主创设计:解晓璐

设计成员:解晓璐

指导老师:李晓艳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9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性空间营造 - 社区景观与全龄共享

0
热度:5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且陶陶,乐尽天真——济南万象新天儿童友好公园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李晓艳

主创姓名:解晓璐

成员姓名:解晓璐

设计时间:2025-08-07

项目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天鸿万象新天小区内正南方向130m

项目规模:7.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性空间营造-社区景观与全龄共享

总平面图与前期分析

  基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天鸿万象新天小区内正南方向130m,场地西临泰宁路,南临苏家小区,东邻凤凰北路辅路、北邻贤能街。场地呈不规则块状,占地面积为7.7hm2。周边以居民区和学校为主,场地东侧分布有学校用地。场地使用人群主要以周围居民、学龄儿童、以及带小孩的老年人为主。
  该场地以“且陶陶,乐进天真”为主题,以儿童友好为核心,深化景观场景设计、提供科普内容,创造艺术游戏设施,为儿童提供一个全面友好的游玩场地。将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成人、儿童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应用自然要素、智慧互动性景观等新兴设计元素,以儿童行为心理学为指导,把儿童友好性设计融入公园的基础设施中,将儿童友好策略融入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设计中。

设计说明

该场地位于历城区王舍人镇天鸿万象新天小区内正南方向130cm,处于苏家小区、万象新天四区等居住区的中心位置。场地呈不规则块状,总占地面积为7.7hm2。该设计以“且陶陶,乐进天真”为主题,以儿童友好为核心,遵循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无障碍可达性原则、自然科普教育原则,顺应儿童亲近自然的天性特征与好奇探索的行为模式,在友好型空间设计中系统融入自然元素、趣味形式及智能设施,注重生态低碳设计,立足济南地域性泉水文化特征,构建安全、健康、绿色、愉悦的儿童成长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特点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通过设置互动装置(如触摸式植物墙、音乐互动装置等)和游戏设施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吸引儿童积极参与。将教育元素融入公园设计,如自然科普区、互动装置、文化展示等,通过融入自然元素和科学知识帮助儿童了解自然、热爱自然。选择本土适应性强、耐旱耐涝的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和灌溉用水量。雨水管理方面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采用透水铺装地面,实现雨水自然渗透与循环利用,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游客参与资源回收,减少垃圾填埋量。本设计通过生态设计、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排版二:鸟瞰图及植物分析

本公园将人的五感系统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将人体的五感认知运用到景观设计中。自然教育中的五感是指声、形、闻、味、触,它们分别对应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自然教育中运用五感体验,可以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亲身感知、体验和探索自然增加人们与环境的互动融合;植物配置方面遵循环境功能适配原则,选择易于生长和管理、生长健壮、耐干旱、耐贫瘠、耐修剪、抗病虫害、耐践踏的本土植物。植物作为五感体验景观中的主体,从声、形、色等方面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创造绿色健康的景观环境。

排版三:剖面图、设计策略、雨水花园设计、场地功能分析

该公园设计有雨水花园,模仿自然湿地的功能,管理、净化和渗透雨水径流,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作用,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并提升景观价值。雨水管理方面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采用透水铺装地面,实现雨水自然渗透与循环利用,减少公园内涝风险,通过观赏植物,打造美观的景观空间。

排版四:效果图、智慧服务设计、公园标识系统

该公园在运动景观中设置智能设施,通过智慧服务提升运动环境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促进运动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打造智能跑道、通过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身器材等设施优化了人们的运动体验,让健康运动空间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智能运动监测设备可达到实时追踪,用户可以即时获取运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建议。用户可在运动过程中即时获取心率、步数等反馈,科学调整运动强受高效且定制化的锻炼体验。

设计感悟

该公园设计从儿童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确保公园设计符合儿童的实际需求,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打造全龄友好。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环保材料,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供电、自发光材料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公园的能源自给和环保功能。

设计亮点

设计注重互动性与教育性,游乐设施互动性强,设计多人秋千、团队攀爬架等设施,鼓励儿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植物景观、生态池塘、自然探索区等设计,让儿童在游玩中了解自然知识,培养环保意识。自然科普展示丰富:利用展板、模型等形式展示自然科学知识,增加公园的教育功能。功能分区合理,服务较为设施完善,活动空间多样化,设置有主题游乐区、自然探索区、科普天地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注重家长与儿童互动空间:设置家长休息区,为家长提供便利,增强亲子互动。

专家评语

以儿童为主题的公园设计,理念新颖,但是为何要设立此方向,服务对象是否仅关注儿童人群等问题尚不清晰,使得该设计的前期研究深度不足。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