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江岸线——基于生态恢复的景德镇市浮梁县昌江湿地保护景观规划设计
Derived Riverbank Lin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Wetland Prot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in Fuliang County, Jingdezhen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主创设计:陈佳依

设计成员:龚曦 陈杰 范莎莎 周雅婷

指导老师:李宝勇 刘牧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7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 - 水体生态修复

0
热度:29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衍生江岸线——基于生态恢复的景德镇市浮梁县昌江湿地保护景观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李宝勇 刘牧

主创姓名:陈佳依

成员姓名:龚曦 陈杰 范莎莎 周雅婷

设计时间:2025-08-24

项目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项目规模:75亩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与气候韧性-水体生态修复

项目背景

该项目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昌江沿岸的绿地之上,场地内原本设有一处停车场与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因地处江边生态敏感带,现有场地的生态基底较为薄弱,对其进行生态提升已成为亟待推进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积淀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展场地生态修复与环境优化工作的过程中,可充分融入当地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让生态提升与文化传承、展示有机结合,既改善场地环境质量,又为景德镇文化的活化与传播搭建新载体,实现生态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协同共赢。

设计说明

设计的意义在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滨水公园不仅提供了户外休闲和娱乐场所,还有助于城市的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它将成为居民和游客欣赏自然美的场所,同时也为城市注入绿色和生态元素,提升城市形象。此外,滨水公园的设计还强调文化和社交活动,为城市的文化生活和社交互动提供了空间。最重要的是,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将注重可持续性原则,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示范。本设计的目的是创建一个以滨水资源为基础的滨水公园,旨在融合休闲、生态保护、文化和社交元素,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绿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公园的设计,将滨水区域转化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吸引人们欣赏自然美和参与文化活动。设计将注重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滨水环境的干扰。我们还将注重社区参与,鼓励市民参与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打造一个符合城市需求的滨水公园。总之,本项目旨在创造一个融合自然、文化和社交的滨水绿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前期思路及平面图设计

项目前期需开展系统分析:通过人群分析明确周边居民、游客等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与行为特征;借助SWOT分析梳理场地的资源优势、现存劣势、发展机遇及潜在挑战,为后续设计奠定基础。 设计中拟植入湿地净水技术,构建生态净化系统。平面布局划分为六大功能区:滨水游览区、开放休憩区、密林游览区、生态种植区、露营区,同时保留原有停车场并优化其功能。各区域协同联动,既满足多元活动需求,又实现生态功能与景观体验的融合。

设计策略及鸟瞰

本项目以“调节-净化-恢复”为核心主线推进生态治理:通过系统性生态调节手段改善场地微环境,依托湿地净水等技术净化水体与土壤,逐步恢复场地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需深度践行“绿色融入”理念——让生态措施与场地肌理自然融合,既修复生态本底,也通过功能优化激活场地活力,满足周边居民及游客的活动需求,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让场地成为生态与人文共生的绿色空间。

场景营造及生态发展前景

除生态净水技术外,项目同步开展系统性生境营造:先对场地原生物种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生物多样性提升,统筹推进食源设计、栖息地设计、动物保护设计、生态修复设计及自然教育设计,最终串联形成闭环生态环——既为鸟类、小型兽类等提供觅食与栖息场所,也通过科普标识、观察点等设计,搭建自然教育互动平台。 植物配置上融入五感分析,精选乡土乔灌草,既保证四季景观层次,又以花香、叶响、触感等多维体验增强场地亲和力。如此设计让场地兼具生态修复功能与科普价值,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生态发展前景可观。

设计感悟

本滨水公园设计以提升居民生活、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尝试融合休闲、生态、文化与社交功能。设计中,我们注重环保技术与材料运用以减少环境干扰,也努力推动社区参与规划管理,期望将滨水区转化为多功能绿地。 但目前方案在生态保护细节深化、文化元素在地性表达上仍有提升空间。后续我们将持续优化,力求让公园更贴合城市需求,更好地为居民、游客及城市长远发展服务。

设计亮点

本设计亮点在于:以滨水资源为基底,着力构建“生态-休闲-文化”的融合场景。既采用环保材料与技术守护滨水生态,通过低干扰设计助力水资源管理;又嵌入文化互动空间,同步联动社区参与规划,在保留自然本真的同时,试图让滨水区成为可赏景、可休憩、可共情的复合型城市绿地。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