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话匣子—-基于社交自发理论下成都抚琴菜市场的重塑改造
Fireworks and chatterbox—Re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uqin Vegetable Market in Chengdu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spontaneity

主创设计:王轼涵 昌琦筠 王柏岩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6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 - 社会关系重构

0
热度:4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烟火话匣子—-基于社交自发理论下成都抚琴菜市场的重塑改造

院校名称:西安美术学院-环艺系

主创姓名:王轼涵 昌琦筠 王柏岩

设计时间:2025-08-01

项目地点:成都抚琴综合市场

项目规模:1.3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社会关系重构

更新前的菜市场鸟瞰图

有关场地的调研,背景人群历史文化等前期分析

设计说明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菜市场始终是最鲜活的“人间剧场”。抚琴菜市场的改造,以“烟火气中织社交”为核心理念,试图打破传统市集的功能桎梏,将这一方市井天地重塑为连接人心、滋养归属感的社区“社交孵化器”。
我们深信,菜市场的价值远不止于食材交易。它是社区的温度计——摊主与顾客的寒暄、邻里间的家长里短、老人挑选蔬菜时的经验分享,这些琐碎却真实的互动,构成了城市中最温暖的生命力。然而,传统菜市场常因空间割裂、功能单一,限制了人际连接的深度。本次改造的核心,正是通过“空间叙事重构”与“活动场景赋能”,将“买菜”这一日常行为升华为邻里情感流动、技能共享的契机。
改造的终极价值,在于使抚琴菜市场超越物理空间的局限,成为居民心中的情感地标。当居民习惯在此交换育儿经验、协商社区事务、庆祝人生节点时,这座“社交孵化器”便真正实现了其使命——它用温热的烟火气编织出紧密而坚韧的邻里关系网,让每个个体在钢筋森林中找到“此心安处”的归属。这方浸润着花椒香气与笑语喧声的市井天地,终将以最质朴的方式证明:真正的城市更新,永远始于对“人”的温暖关照。

改造后的场地鸟瞰图

设计愿景设计策略,弹性时间的策略一,有关分时分月,提供不同的设计主题

具体策略

策略二和策略三,有关如何通过空间进行社交触发,结合模块化设计让空间灵活运用,结合社交匹配算法,分析人们的心理思想

菜市场的建筑鸟瞰

室内效果图,建筑体生成图,具体的人物动线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烟火气织社交”为突破口,精准回应城市更新中社区凝聚力缺失的痛点。通过模块化柔性空间重构交易动线,植入技能共享、主题市集等社交触点,将日常买菜转化为邻里互动契机。方案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更以“社交孵化器”定位赋予传统市场新时代人文价值,最终实现空间活化与社区共生的双赢

设计亮点

理念创新性——以社交赋能烟火气,重构菜市场价值;
设计突破点——模块化+场景化节点驱动行为模式转变;
社会价值升华——从空间改造到社区关系孵化,建立情感地标。

专家评语

作品深刻洞察菜市场在城市生活中的独特角色,将其从单一的食材交易场所,升华为邻里互动与情感联结的“社交孵化器”。设计通过模块化与场景化的空间策略,使市场具备灵活的功能转换与社交触发能力,让日常买菜这一琐碎行为成为技能共享、社区交流的契机。方案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以“烟火气”为核心,捕捉最质朴的市井温度,并通过空间叙事与活动赋能,激活社区凝聚力,塑造居民心中的情感地标。项目不仅展现出城市更新的创新路径,更传递了“真正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价值与空间品质的双重维度上均表现突出,极具示范意义。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