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养新境——康复导向的养老社区景观更新
Nurturing Horizons: Rehabilitation-Oriented Landscape Regeneration in Age-Friendly Communities

主创设计:孙榕易

指导老师:刘令贵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5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 - 社区微更新

0
热度:3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颐养新境——康复导向的养老社区景观更新

院校名称: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指导老师:刘令贵

主创姓名:孙榕易

设计时间:2023-06-01

项目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项目规模:0.37平方公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社区微更新

总平面图和前期描述

设计说明

构建老年宜居环境是应对老龄化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文章首先采用熵值法确定西安市碑林区抽样社区的具体权重和评分,最终选择东大街社区为研究对象。本设计基于康复景观常用的EBHDL流程模型,通过第一步证据收集进行相关前期分析的调查工作;第二步项目计划对整个概念设计进行探讨,基于人居环境五大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参与、互惠”的设计理念;第三步设计:对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在明确布局的基础上对康复景观进行再造,聚焦于五感植物以及场地的综合性功能;第四步评估:重点在于使用后评估及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于改善。

研究区域概况和设计策略

鸟瞰图和设计内容

具体设计方案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康复导向为核心,创新性地将生态修复、健康促进与适老化社区更新结合,兼顾环境可持续与社会公平。设计不仅回应了老年人日常生活与康复需求,还通过模块化策略实现长期可维护与可复制性,具有显著的示范价值与推广潜力,因此值得奖励。

设计亮点

1. 康复导向的社区景观创新
将康复医学理论引入景观设计,在步道、花园、休闲节点中嵌入康复路径、运动分区与心理疗愈空间。
景观不仅是环境改善工具,更成为健康支持系统。

2. 模块化与可复制的更新策略
提出模块化单元(如康复步道、口袋花园、邻里交流角),可分期实施、灵活组合,适合在不同社区推广。
这种“轻量化更新”模式兼顾了经济可行性和长期维护。

3. 生态修复与韧性提升结合
采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海绵设施等手段,提升社区雨洪调蓄与耐热性能。
通过植被配置改善遮荫与通风,提升夏季热舒适度。

4. 社会公平与适老化关怀
明确聚焦老年人日常出行、休憩与社交需求,强化无障碍流线、邻里互动和安全可达性。
通过社区问卷和共治机制提升居民参与感和归属感。

5. 文化与场所感营造
融入碑林区的历史与在地文化符号,使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修复,也承载精神文化记忆。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