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阡陌 稻云焕皖
Intelligent computing crisscrosses the fields, rice clouds glow in the evening 

主创设计:林语燕

设计成员:朱欣怡

指导老师:郭苏明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3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 - 全域旅游规划

0
热度:2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智算阡陌 稻云焕皖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郭苏明

主创姓名:林语燕

成员姓名:朱欣怡

设计时间:2025-08-01

项目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杭村

项目规模:31.2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全域旅游规划

总平面图,区位分析图,上位规划分析图,现状要素分析图,三生空间要素分析图,场地现状综合分析图,平面结构图

设计说明

本项目聚焦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杭村,该村地处长三角城市群腹地,拥有典型的江南乡村生态基底与风貌特色,但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生产力薄弱、生活空间布局效率不高、生态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等现实挑战,亟待通过创新设计寻求突破。
设计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核心,深度整合智慧技术。生产层面,构建智慧媒介平台连接城乡,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提升本地产业效能,发展文旅及手工业等多元业态以激活经济。生活层面,创新应用黏菌算法等模型模拟并优化人流物流路径,科学布局公共空间与服务设施,显著提升村民生活便利度与游客体验舒适感,同时维护生态空间完整。生态层面,建立生态资源智慧监测体系,强化保护管理;深度挖掘其景观、康养与科普价值,通过智慧导览等设计实现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最终,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平台促进城乡居民共治共建共享,在最大化村民福祉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乡村体验,全面激活杭村内生动力,重塑乡土特色,实现可持续振兴。

主题定位图,设计概念框架图,设计思路图,三生设计思路图,三生空间设计思路图

节点效果图(秋收剧场、入口广场、观光滨水栈道、水稻体验田、麦田农趣、田间休憩平台、云路农创),线上线下专项设计策略图

总体鸟瞰图,未来愿景图,场地游线规划图

设计感悟

在本项目中,我们成功构建了 “三生融合”的智慧乡村发展体系,生产端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激活多元价值;生活端整合黏菌算法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宜居性;生态端实现智慧监测与创造性转化。项目构建可持续的“线上+线下”城乡共享模式,最大化保障村民利益,激活内生动力,为类似乡村地区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智慧振兴路径。

设计亮点

项目核心亮点在于构建了“三生融合、智慧驱动”的创新振兴模式。首先,首创性深度整合智慧技术于乡村发展全维度:在生产端,通过智慧平台连接城乡,激活多元产业;在生活端,创新应用前沿黏菌算法,科学模拟并优化人流物流路径,精准提升空间效率与体验舒适度,同时严格守护生态本底;在生态端,建立智慧监测体系并创新设计生态体验,实现生态资源的创造性价值转化。其次,成功打造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城乡共治共享平台,建立了城市力量与村民共同参与建设、管理与体验的长效新机制,确保多方利益共赢。最终,项目以前沿科技应用和可持续参与模式,为类似乡村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振兴示范路径。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