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平原型乡村景观设计-以崔杨村为例
Prototype rural landscape design in Dezhou City: Taking Cuiy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主创设计:姚翔

设计成员:郑成艺

指导老师:王超  王超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2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 - 地域符号转译

0
热度:2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德州市平原型乡村景观设计-以崔杨村为例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王超  王超

主创姓名:姚翔

成员姓名:郑成艺

设计时间:2025-01-13

项目地点:山东省德州市

项目规模:740亩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旅-地域符号转译

鸟瞰

鸟瞰图

设计说明

在目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跃升中,人们从生存需求转变到品质需要,传统设计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此次乡村改造立足于鲁西北平原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村庄的文化背景,以乡村振兴政策为设计的大背景,以改造原有自然生态、提高艺术文化内核为切入点,探索乡村空间的再生路径。
方案以“书画田园,生态慢村为主题”,将崔杨村分为“一心两轴三片区”:“一心”是村庄综合服务中心(原村委会),集成了原有的文化展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电商服务中心功能;“两轴”是以南北文化主轴为主体,按照主街布局美术馆、图书馆和剪纸工坊,修建民宿小巷,打造南北文化主轴;同时围绕东西生态景观轴,联结坑塘湿地和田间道路,布局生态景观,设置慢行绿道。“三片区”为北部艺术生活区,保留及修缮传统民居,发展书画创作、民宿接待;中部公共服务区,包括景观广场、崔杨卫生室、养老中心、明德小学等;南部生态农业及景观湿地区,打造智慧农田、大地艺术装置、研学基地和坑塘湿地公园。
最后我想说环境设计不仅是对室内外人居环境的设计研究与实践,更是人类与环境对话的传声机,既需要专业的技术,更需对土地与自然的温情。一颗景观草作为环境设计中的最小单元,其作用就是以微振兴带动大振兴,这正是环境设计专业在乡村振兴中应有的专业担当与社会价值。

前期分析

前期调研分析、乡村现状优势劣势、整体方案设计逻辑推演

书画田园板块

图书馆方案展示、乡村总平面图、书画田园详细方案

生态慢村板块

生态慢村详细设计分析、效果图若干

设计感悟

作为本次山东平原乡村景观改造方案的设计者,我力求在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平衡,使乡村既保留质朴的农耕记忆,又能承载当代书画慢生活的美学需求。

设计亮点

书画艺术与农耕文明的创新融合
将传统书画元素(皴法、墨韵、砚台)转化为可体验的景观语言,如"砚田观景台"、"水墨农渠",使农田本身成为动态艺术画布。
功能与美学的双重表达
所有设计均保留生产功能(如观景台兼作农休点、灌溉渠兼具水墨视觉效果),实现"实用景观艺术化"。
沉浸式慢生活体验系统
通过"露天笔廊""大地艺术季"等参与式设计,让村民与游客在耕作、漫步中自然融入书画创作场景。
低成本在地性改造
运用麦秸、青砖等本土材料,结合现有农田肌理进行轻干预改造,形成可复制的乡土美学范式。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