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无间——乡村生活圈视角下张兰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Bounded but Uninterrupted: A Study on the Renewal Design of Public Spaces in Zhanglan Ancient T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Life Circles

主创设计:马梓诚

指导老师:白钊义 温佳浩

作品编号:ILIA-S-20251330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公共空间重塑

26
热度:10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有界无间——乡村生活圈视角下张兰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院校名称: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白钊义 温佳浩

主创姓名:马梓诚

设计时间:2025-05-20

项目地点:山西省介休市张兰古镇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涉及区位分析、上位规划、SWOT分析、场地分析,对场地进行前期调研总结。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乡村生活圈”理念为指导,围终张兰古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与文化认同感,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P0I识别,并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对设施进行可达件分析。最终对其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性更新与优化。研究通过场地调研、功能梳理与空间重构,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效能与文化内涵,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活圈。设计从“人本需求”出发,划分基础生活圈和拓展协同圈,根据古镇供需关系,区分为高需求-低供给区、高集聚-低关联区、高老龄-低服务区、潜在需求未满足区,遇过微更新的方式,实现空间区域的有机嵌入与渐进式提升。

场地分析

历史沿革分别对古镇历史沿革、晋商文化历程、古玩产业演变进行分析,对场地人群分布及需求进行调研并通过GIS格网化可视化,对场地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现场调研、网络POI点位拾取并通过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可达性分析研究。对可达性分析结果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冷热点分析,得出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供需情况,指导设计策略和进一步精细化设计。

设计思路及策略

对场地分析结果进行分类分区分层设计,并对其进行设计策略推演。

设计呈现

场地微更新设计,对局部点位进行精细化设计,最终实现张兰古镇公服设施可达性适宜,乡村生活圈适配。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乡村生活圈”理念为指导,结合P0I识别与两步移动搜索法,科学分析张兰古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与供需关系,划分重点优化区域,提出微更新的渐进式策略,提升空间效能与文化内涵。设计兼顾数据支持与人文关怀,注重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创新性与推广价值。

设计亮点

本设计以“乡村生活圈”理念为核心,融合P0I识别与两步移动搜索法,实现对张兰古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精准识别与科学分析。通过“基础生活圈+拓展协同圈”的结构,划定四类关键优化片区,针对性提出微更新策略,兼顾可达性提升与文化认同重塑,强化空间的生活性、协同性与渐进式优化,展现人本关怀、技术支撑与在地文化融合的多重设计价值。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