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古韵长流·街语新生
院校名称: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冯小杰 刘勇
主创姓名:段旭烽
设计时间:2025-06-18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设计说明
炮房街位于西安东关片区核心地段,地处东关片区之中,毗邻八仙庵、罔极寺等文化地标,区位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关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作为连接传统与当代的重要街巷之一,炮房街在漫长的时光中沉淀了多种文化的文脉氛围:世俗庙会的市井活力、民俗仪典的殡葬文化。然而,现阶段街区呈现空间破碎、功能混杂、文化表达弱化等问题,急需通过有序的城市更新进行重塑与激活。
该设计以“古韵长流·街语新生”为更新主题,从街巷肌理、文化传承、功能整合与景观提升四方面着手,构建多维度、渐进式的更新体系。我们坚持“以文化为魂”,通过引入庙会广场、民俗演艺空间,延续庙会市集的热闹氛围;建设殡葬文化博物馆,讲述传统丧礼背后的礼仪精神;以酒肆文化街塑造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空间,实现市井文化的真实回归。
同时,通过提升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整合商业与旅游服务设施、强化步行可达性与街道界面,构建开放、互动、共融的街区生活场景。更新设计不仅回应居民现实生活的改善需求,也着眼于历史文化的激活与表达,力求打造一个既能展示传统文化精髓,又能服务当代市民生活的城市文化客厅,让炮房街在城市演进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设计感悟
该设计以“古韵长流·街语新生”为主题,聚焦炮房街片区传统街巷与市井文化的更新复兴。融入市井生活、酒肆体验等主题场所,重构居民记忆与公共生活空间,兼顾文化延续与现代生活功能的融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强化空间更新策略,具有人文深度与现实指导意义,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性与可实施性。
设计亮点
该设计以“古韵长流·街语新生”为总体愿景,突出炮房街片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街巷肌理的独特价值,设计亮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复兴与空间再生融合推进。项目深度挖掘诗礼文化、市井文化与民俗信仰,依托罔极寺、街巷庙会、民居风貌等载体,打造集展示、体验与传播于一体的复合文化空间,实现非物质文化与空间形态的有机结合。
二是街巷活力与公共功能双重提升。设计对沿街业态重新组织,引入书坊、酒馆、工坊、博物馆等文化型商业,通过节点重塑和空间织补,激发街道活力,回应市民休闲、消费、社交等多元需求。
三是景观渗透与生态美学并重。以“口袋绿地+街头小品+历史节点”构建微更新生态网络,增设文化公园与休闲广场,让市民在城市缝隙中感受自然与文化共生的魅力。
整体设计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与文化表达的结合,塑造一个可感知、可漫步、可生活的更新片区,助力传统街区的当代表达与持续振兴。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