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雨润山泽,芳菲系武夷
Ecological security Mount Wuyi

主创设计:史泽茗 尹若婷 梁钰乔

指导老师:傅微

作品编号:ILIA-S-WORL1250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风景区规划

0
热度:1060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溪雨润山泽,芳菲系武夷

院校名称: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傅微

主创姓名:史泽茗 尹若婷 梁钰乔

设计时间:2024-03-24

项目地点:福建武夷山及其周边

项目规模:4252平方公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风景区规划

相地选址总览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福建片区)总面积4252平方公里,位于福建省南市, 涉及建阳区、武夷山市、邵武市、光泽县四个县(市、区)。分为两个圈层,保护协调区约1010 平方公里, 发展融合区约3242 平方公里。问题聚焦于生态问题、雀形目适生区、人类活动影响以及环境碳寻。

设计说明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福建片区)总面积4252平方公里,位于福建省南市, 涉及建阳区、武夷山市、邵武市、光泽县四个县(市、区)。分为两个圈层,保护协调区约1010 平方公里, 发展融合区约3242 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依托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提取潜在生态廊道, 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以" 一环四带" 为骨架、" 四核多节点" 为支撑的总体空间格局;串联整合多元文化资源, 打造两条文化展示带和四类特色文化展示区;构建" 一环两带多点" 绿色产业格局,形成三产融合的发展体系。最终达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强化生态修复,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规划目标。

坳头村节点设计旨在将片区进行生态整体打造, 将坳头村打造成为1号风景道内的体现地域茶、竹文化特色的生态经济引领点,基于前期对生态格局的分析,可见场地位于生态保护的核心区,不仅有着文化价值,同时也有生态价一市,六组团进行排布,一心指场地中心的核心文化区,一带指贯穿场地的生态带,同时也起到廊道的作用,六组团指六个民宿茶叶的雅称分别命名为:仙芽居、云华居、嘉草居、香茗居、清友居、嘉木居,体现场地的茶元素。同时将茶元素与旅游相结合,打造茶旅产业,衍生出多种“茶+”活动,吸引游客到来。

场地问题科学分析

本次规划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采用多种模型如InVest投资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GTB的依托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等,基于GIS,提取潜在生态廊道,生境质量模拟、碳寻分析、适生区模拟等,分析并发现问题。

场地景观规划设计

依据当地上位需求,为当地构建以" 一环四带" 为骨架、" 四核多节点" 为支撑的总体空间格局;串联整合多元文化资源, 打造两条文化展示带和四类特色文化展示区;构建" 一环两带多点" 绿色产业格局,形成三产融合的发展体系。最终达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强化生态修复,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规划目标。

生态节点案例详细规划

坳头村节点设计旨在将片区进行生态整体打造, 将坳头村打造成为1号风景道内的体现地域茶、竹文化特色的生态经济引领点,基于前期对生态格局的分析,可见场地位于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将茶元素与旅游相结合,打造茶旅产业,衍生出多种“茶+”活动,吸引游客到来。

设计感悟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依托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提取潜在生态廊道, 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相当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 一环四带" 为骨架、" 四核多节点" 为支撑的总体空间格局;串联整合多元文化资源,打造两条文化展示带和四类特色文化展示区。

设计亮点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结合多种分析,依托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提取潜在生态廊道,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相当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 一环四带" 为骨架、" 四核多节点" 为支撑的总体空间格局;串联整合多元文化资源,打造两条文化展示带和四类特色文化展示区;构建" 一环两带多点" 绿色产业格局,形成三产融合的发展体系。最终达到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强化生态修复,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规划目标。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