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焦冉 周志强
指导老师:董靓
作品编号:ILIA-S-20231216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城市更新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1t生物炭的故事
院校名称: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董靓
主创姓名:焦冉 周志强
设计时间:2023-06-01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城市更新
总平及前期分析
“碳中和”主题公园的区位、设计思路、及设计的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
各场地布局及功能
设计将园区内每一个部分的功能发挥,将生物炭材料及碳中和的理念应用到园区的每一处场地。
植物固碳效益及生命周期
植物的固碳能力及选择
从园林废弃物生物炭生命周期的角度,思考植物体、园林废弃物生物炭的整体生态效益。
园林废弃物资源利用及生物炭效益
园林废弃物分类及其优缺点及生物炭材料的水体及土壤应用
景观水体中氮、磷物质严重富集,水体生态结构遭受破坏,藻类快速繁殖生长,影响人类生活,不利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体中总磷、总氮、氨氮、COD代表了水体各项指标,生物炭对于水体中各项元素的吸附具有正向价值。
生物炭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有助于改善土壤性质。生物炭-微生物复合体系可以防止微生物受到盐渍土壤的伤害,成功处理多环芳烃污染的盐渍土壤。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植物固碳、科普教育与人居休闲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公园绿地的综合价值,对公园绿地景观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值得推广和示范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