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居组委会
2023-11-30
21957
导读: 本设计项目“弥合之边界,伤痕之宝藏——中越边境战后跨境种植新系统”着眼于麻栗坡县雷患问题,提出了一套创新的排雷、采矿、种植一体化循环机制。通过“十六宫格制”地块划分和关键建筑设计,本项目旨在实现无雷种植,促进中越跨境贸易安全,加深两国人民友谊。本方案不仅关注现实问题,更展现了未来边境地区发展的新可能,荣获第13届艾景奖杰出设计奖。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融合创意与实用的设计方案,见证边境地区的重生与繁荣。
▲前期分析篇
该篇作为概念引入篇章,从麻栗坡地雷故事引入、地理区位分析、低质条件分析、现状条件分析、历史分析、人群易炸伤路线分析、人群战后心理分析等多个角度详细讲述了麻栗坡县八里河村因地雷所遭受的伤害,及其发展的机遇。同时该篇章也为接下来应用策略篇中设计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依据。
设计说明
中越战争后,边境线上麻栗坡一带仍残留数以百万的地雷。因地雷密集,导致可开发土地少,导致当地经济难以发展,此外中越跨境种植被提上日程,解决雷患种植用地迫在眉睫。
根据现有问题我们将在麻栗坡中越边境线上选取600公顷有雷患的土地,设计一套集排雷、采矿、种植于一体的循环机制。
我们采用“十六宫格制”进行地块划分,每一地块为1公顷,由安全土壤向雷区依次划分为已排雷地块、建筑搭建地块、地雷勘探地块与未开发地块。
首先在建筑搭建地块搭建关键建筑,紧接着在地雷勘探地块进行烧荒处理,并引入冈比亚有袋鼠进行地雷排查,排雷后收集并分解地雷进行循环利用。最后已排雷地块将成为祖母绿矿场,部分矿坑将保留成为战后纪念性景观。其余矿坑则土方填平成为无雷种植用地。在机制中介入了控制塔台、排雷鼠饲养笼、地雷储藏库、观光台,这四个关键建筑,让游客可参观机制全过程。观光旅游业开展同时,引入互动型种植,提高当地经济收益,筹集资金再用于排雷机制中。
▲应用策略篇
该篇章为本方案的核心篇章,是本案设计亮点体现,该篇章讲述了我们设计的机制如何用于运用于麻栗坡县的雷区,做到促进排雷的经济循环,达到精准排雷并且还地于种植的目的。同时该篇章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成为接下来模式生成篇与效果展示篇的设计方向。
▲模式生成篇
该篇章用建筑生成图、平面布置图、机制重要节点效果图的方式讲述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是如何落实的。
▲效果展示篇
该篇章为本方案设计效果展示篇章,用效果图的方式描绘排雷、种植、挖矿、参观的场景;用建筑搭建说明的方式讲解方案中建筑搭建方法与其中可移动建筑的折叠或拆卸方法;用场地剖面图的方法讲述建筑在不同地形的搭建方法。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专家评语
选题新颖,设计表达清晰,具有一定的创意性,通过方案创新,实现中越边境的危地改造和无雷种植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弥合之边界,伤痕之宝藏——中越边境战后跨境种植新系统
院校名称: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梁家维
主创姓名:周道 刘洽含
成员姓名:吴欣莹 陈洁钰
设计时间:2023-04-02
项目地点:云南省,麻栗坡县
项目规模:60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奖项荣誉:第4届世界人居杰出设计奖
推荐新闻
官方推荐
微信咨询平台
扫描二维码
或直接搜索“艾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