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可持续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5/08/30 16:46

投票数

0

浏览量

800
作品编号:ILIA-S-20153343
设计成员:胡萌 肖璐瑶 钟青 米东阳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启明——可持续景观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纽约效果图

设计说明

我们关注到在高密度城市下的“超高层”建筑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土地,然而这一系列城市迅速发展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患?“8.12”天津塘沽事件引发的爆炸,波及到周边居民区与商业区,市民与消防官兵死伤无数;“9.11:”美国双子大楼发生恐怖袭击导致大楼倒塌,我们知道,在超高层建筑中,消防云梯无法达到这种高度,每当危险发生时,建筑内的市民根本来不及等待救援。这些惨痛的经验让我们意识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于是有了我们的设计初衷——是否有一种装置物,在平日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效应的模块式构筑物,而当灾害发生时,它就可以发挥迅速救援的功能,带离人们远离危险,并且迅速组合成临时性的安置场所。 我们的设计取名叫做“Venus”,意为“启明星”——天空中最亮的星。如同我们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启明灯”,每当人们有着某种渴求之时,点燃启明灯,放飞空中,代表着无限希望与美好憧憬。通过与高科技材料结合,创建模块式构筑物。在平日里,这种装置悬挂在超高层建筑外墙,底部的三角装置吸收太阳光供给自身电力与建筑用电,在夜晚取代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灯带,起到照明作用;而在灾害发生之时,人们进入装置之中,装置就会飞离危险区域,发出红色救援信号,通过GPS定位到附近安全的救助区域,降落地面时由于三角形的外轮廓有助于组合拼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搭建成临时性的应急避难场所。 我们分别以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密度高的中国上海、迪拜和纽约为设计选址,从问题出发,以人们的最基本需求入手,我们所构想的设计,是在除了保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也能为我们这个脆弱的城市环境尽一份力。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迪拜夜景效果图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上海效果图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纽约夜景效果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设计背景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设计愿景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元素灵感来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选址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城市建设速度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高密度城市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测试灾害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综合楼层高度及存活指数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逃脱方式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存活指数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人群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结构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材料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功能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组合方式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展望未来

设计感悟

未来五年中国高层建筑的建成占全球建筑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一,在高层建筑的高密度地区,高层救援安全一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构筑物是根据现阶段高层建筑消防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其消防装置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方法及其装置设计方案与理念。 (一)注重场地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是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有标志性的场地,这样的场地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很多纵向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棘手的问题,已知的消防云梯中,是远远不够应对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的,于是,每当危害发生时,高层人员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人们需要一种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能够不措施救援与逃生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在基于对场地的充分了解,根据场地的特性作为出发点进行了本次设计。 (二)注重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通过与高科技材料结合,创建模块式构筑物。在平日里,这种装置悬挂在超高层建筑外墙,底部的三角装置吸收太阳光供给自身电力与建筑用电,在夜晚取代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灯带,起到照明作用;而在灾害发生之时,人们进入装置之中,装置就会飞离危险区域,发出红色救援信号等;并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搭建成临时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一个好的构筑物与景观是可以根据环境在不同阶段具有不一样可持续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的生长、变化、运动之中赋予了精神与灵魂。 (三)注重个性设计理念 设计构想来自“启明灯”,以三角形为主要构成形态,三角形具有协调的形体韵律和十分特殊的形态美学结构,以最稳定的形态构建而成的构筑物,外形简洁明快,易于搭建组合。 (四)注重科学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的设计方法进行对这个构筑物的思考与设计,通过与高科技材料结合,创建模块式构筑物。用新型纳米超轻材料包裹,底部配以可吸收热能的飞行装置,在平日可以供给建筑与自身的电力等。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