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肺泡·环卫绿巢
Urban alveolar and dustman green nest

作品编号:ILIA-S-2015288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0
热度:43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城市肺泡·环卫绿巢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概念提出

设计说明

本设计是源于对城市中生活垃圾的处理,及清洁工人日常的观察引发。基于对城市的整体环境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设计了一套主要为环卫工人服务的小型构筑体系,在构筑物整体外观上,以植物墙壁为装饰,在起到降温调湿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化率,整个构筑物的电能来源于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并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自动滴灌系统,在垃圾处理上设有一个智能垃圾桶,容量稍大于日常垃圾桶,内部设有垃圾分类、垃圾压缩、除异味、垃圾已满通知、便捷回收、自动封装、路线规划等功能,其中的餐饮垃圾则进行厌氧菌发酵,生成肥料,直接用于植物墙和周围绿地。智能垃圾桶不仅减少了对城市空气的污染,还大大减低了垃圾运输量,环卫工人的劳动量也相应减少。做到了异味零排放。
构筑物内部由环保材料,竹子和木材构筑,给环卫工人一个相对清凉并亲近的休憩环境,在可利用空间上,如座椅下设有工具储存柜,墙体内部还设有壁柜一个,柜内部有直饮水水龙头并采用保温和隔热材料,为环卫工人提供饮水,提供饭菜存放处。
此设计提高了道路空间品质,使资源能够最大效率的利用,减少无谓的浪费,是“绿色、低碳、环保”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更无形的做到了对环境和弱势群体的尊重与保护。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2.技术运用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3.区位&分布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4.形体演化过程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5.材料及功能分析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6.可选取植物环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7.智能垃圾桶运作流程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8.植物墙结构分析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效果图1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效果图2

设计感悟

虽称作比赛,但一切都不应脱离人与自然,设计无人则无德情,无自然则无生存,作为一名设计者,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方向去改变和保护这个万物生存的环境,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高智慧类种,更应该去保护和爱护自然,而不应为了利益而去肆意的破坏环境。而对于那些弱势的群体,我们更应予以帮助与保护,不能一切都只是向着高大上服务,更应贴近群体,贴近生活。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