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
The regeneration of Nanchang City West -- aba

设计成员:邓诗艳

作品编号:ILIA-S-2015279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0
热度:61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再生——南昌市废弃铁路景观设计

成员姓名:邓诗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图片属性:现场照片图
图片描述:场地为居民区中心地块,荒凉,破败不堪。

设计说明

本案例位于南昌市东湖区青山南路,总面积24000㎡,地块为不规则形状,基地西侧为蓝天碧水购物广场,北侧为江南都市花园,南侧为南昌市滨江学校场地,四周多以原住民为主,处于城市发达地块,次片区域处于居民中心一块废弃地,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设计的重点.最大限度的借助自然再生能力,引入生态技术的手段改造恶劣条件,如何传承文脉的工业文化,并延续其历史文化价值。为民众呈现工业和自然和谐相处增加城市灰色地带再生功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绿色环保理念,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之间平衡关系,演变成为对城市发展有利用价值的绿色空间。

图片属性:儿童娱乐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地面的色彩丰富,激发儿童“玩”的兴趣

图片属性:生态农耕体验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拥抱绿色。

图片属性:生态农耕体验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农耕能让人感受到大地的丰满,成熟和富有,能让人领略到辛苦、收获和成功。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能够反映大地的本质。

图片属性:生态农耕体验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农耕能让人感受到大地的丰满,成熟和富有,能让人领略到辛苦、收获和成功。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能够反映大地的本质。

图片属性:生态农耕体验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拥抱绿色。

图片属性:次人口景观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通过树木的规格搭配形式的变化突出整体的景观效果层次变化和主次空间的变化。

图片属性:老年活动区棋园效果图
图片描述:适当的树木遮挡提供树荫,喜欢低调安静的老年人设计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安全。

图片属性:生态设计图
图片描述:雨水过滤花园充分考虑雨水的回收与利用,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

图片属性:生态设计图
图片描述:雨水过滤花园充分考虑雨水的回收与利用,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

图片属性:植物分析图
图片描述: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思想,大量使用玉米小麦和当地农作物为景观基底,易于管理,彰显场地特色,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属性:道路分析图
图片描述:不单单方面强调道路的景观功能,最大化满足不同人群方便性、舒适性及精神感受。

图片属性:功能分区图
图片描述:通过深入的调研,附近居民多以老年人,儿童为主,合理的布局力求最大化的迎合这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方式。

图片属性:调研分析图
图片描述: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年轻人对工业文化了解并不多,老年人对当地的历史却娓娓而谈。

图片属性:区域定位图 
图片描述:场地位于南昌市东湖区青山南路,处于城市发达地区

图片属性:区域定位图 
图片描述:场地位于南昌市东湖区青山南路,处于城市发达地区

图片属性:调研分析图
图片描述: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年轻人对工业文化了解并不多,老年人对当地的历史却娓娓而谈。

设计感悟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一个设计初学者,我热爱园林景观专业,刚刚进入大学时,怀揣着这份热爱,得到了冷雪昌老师长期以来对我专业上的指导,感谢我的老师及艾景奖这个舞台。经过此次项目的认真投入,我渐渐认识到一项设计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面临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属性越来越薄弱,所以我看到大部分的景观都是在冰冷的水泥深林中。设计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绚丽奢华,调理土地自然气质,尊重现状文化更为重要。项目设计中旧址上的许多废弃物加入了许多和主题有关的创新设计,既能保护西货场的工业元素和生态环境,同时还发挥了记录城市历史等功能。通过农作物以及乡间的野草为景观基底,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域特征,来传达对原生态的新诠释。对个人而言,整个设计的过程是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深入现场调研测量也经历了新鲜的尝试,但由于目前自己的阅历和能力有限,作品存在不足之处,参加比赛得奖与否并不能决定什么,敢于尝新必定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但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