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李莫
设计成员:王金博 董贝
作品编号:ILIA-P-202513556
参赛组别:专业组
作品类别:工程实例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公共空间重塑
项目详情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时空交汇.循迹未来-临潼中心广场景观更新项目
设计单位: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姓名:李莫
成员姓名:王金博 董贝
设计时间:2024年 06月 25 日
项目状态:规划类
项目类别:工程实例-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一、项目概述
◆临潼古迹
1.1项目背景
城市印象:临潼,咽喉之地,战略要冲。南依骊山,风光锦绣;东越临河,物产富饶;西接长安,地灵人杰;北跨渭河,蜿蜒淙淙。水陆顺畅,交通便利。
自周秦到汉唐,临潼一直为京畿之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创造了璀璨的人文遗迹。自古以来就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于世。
仰韶文化时期的姜寨遗址,烽火戏诸侯发生地骊山,鸿门宴发生地新丰镇鸿门堡,中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陵;唐玄宗和杨贵妃休憩之地华清池,西安事变发生地兵谏亭。著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时间”的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均位于临潼区。
建设的迫切性:
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加强和改造刻不容缓。
场地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部分区域有建筑底商、酒店、商场、餐饮等用地,总体而言是片区居民的“城市客厅”与室外活动空间。
地铁的修建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建设,再加上场地建设时间过久,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群的使用,亟需城市更新进行提质改造。
◆场地现状
1.2区位分析
临潼中心广场是临潼城区较大的城市开放空间,承载了周边市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地处银桥大道、秦陵北路、桃源路的交汇处,是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
◆区位范围图
1.3设计概况
中心广场始建于1998年,原总用地65亩。其中,12.57亩土地地铁9号线线东三岔站已征用,现有土地52.43亩。
本次设计总面积约43640㎡(约4.4公顷),包含广场外围人行道的改造、地铁接驳区域的恢复更新及广场空间的整体提升。
◆设计范围图
二、景观设计策略
2.1 设计定位
意在打造一个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科普教育的城市文化休闲广场,形成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交流、体现现代城市形象及文化特色,展示市民生动的日常生活,拥有临潼城区独特文化及人文景观的广场界面;
同时通过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等措施,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生态广场。
2.2 设计愿景
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利用现代设计语言,着力打造现代感、文化感、互动感、平急两用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广场。
◆盛唐文化
2.3 设计理念
传承地域文脉,打造文化新标杆
设计立足于场地的历史、记忆、人文、景观等,选取较为突出的地域盛唐文化进行主题延伸,采用现代设计语言及建造技术,为使用者创立一种情景重构与空间感官上的体验,使他们在游憩中了解历史文化并得到启迪。
◆现代设计语言
三、总体方案设计
广场定位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休闲广场。
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临潼现有广场主要为华清宫前的长恨歌广场、秦统一雕塑广场以及工业园区的秦文化主题公园),以唐风元素为主线,立足于城市历史、记忆、人文等特点,采用现代设计语言及表现手法,塑造具有临潼独特文化内涵及人文景观的广场景观空间。意在以文化赋予景观空间灵魂,传承城市地域文脉,唤醒城市广场新的活力。
设计在不改变整体竖向结构的前提下,对现有场地进行保留与空间重构,梳理交通流线、修复地铁修建区,打开主广场空间;保留现状唐韵浮雕景墙,石榴花雕塑广场、羽衣舞雕塑以及现有建筑空间,对其余场地硬质区域进行空间重构。
◆总平面图
◆鸟瞰图-1
◆鸟瞰图-2
四、功能分区及效果分析
4.1.功能分区
本案功能上将整个广场分为“舞韵唐风”、“诗画骊山”、“梨园鼓乐”、“霓裳榴花”、“云树幽趣”五大主题分区;并针对客群结构,结合功能需求将广场分为“盛唐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活动区”、“民俗曲艺体验区”、“文创IP互动区”、“生态海绵修复区”、“地铁接驳区”、“生态停车区”、“管理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图
4.2效果分析
改造后的广场将呈现以下核心景观效果:
时空叠合: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唐代场景的当代再现",如"舞韵唐风"区的水幕投影与实景雕塑的虚实结合
文化地标:五大分区共同构成临潼新的文化符号体系,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可达150万人次
生态示范:透水铺装率85%以上,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0%,成为城市"微气候"调节节点
经济带动:周边商业租金预计上涨25%,形成"广场经济"辐射圈
最终,临潼中心广场将成为一个集文化展示、休闲游憩、生态示范于一体的城市客厅,实现"唐风今韵,一眼千年"的景观意境。
五、分区设计
5.1“舞韵唐风”主题区
广场主入口空间布置有“舞韵唐风”广场、以流光月影喷泉水池及“文昌永盛”雕塑为主景观,打造极具仪式感和文化内涵的入口景观空间。主空间以阳光草坪为中心,打开广场视线通廊,同时通过周边广场铺装流线引导人流进入唐韵浮雕墙,以特色铺装、文化草阶(岁月流波)等小品展现盛唐时期的名人故事、诗词歌赋等文化内容;
入口两侧保留地铁挡墙进行外立面装饰,设置记忆之墙,北侧以临潼历史故事为蓝本进行装饰设计、南侧以临潼老照片及未来规划图为蓝本展现市民对临潼旧城的记忆与对临潼未来的憧憬。并针对游客进行临潼历史文化的宣传与科普。
◆“舞韵唐风”主题区平面图
5.2“诗画骊山”主题区
以“骊山晚照”为蓝本,利用现状圆形广场作为户外剧场,缩小广场硬质区域,四周设置林荫看台,满足市民广场舞、户外表演、聚会交流等活动需求;广场铺装结合灯光设置,营造“苍岭晚照”之氛围,与南侧骊山风景为对景呼应;外围设置篮球场、羽毛球场,以满足中青年对健身娱乐聚会等活动功能的需求。南侧半圆形弧线园路,铺装以临潼历史重大事件为蓝本,打造时光走廊,链接其他区域。
◆“诗画骊山”主题区平面图
5.3“梨园鼓乐”主题区
以唐玄宗为鼻祖开创的“梨园文化”为主题,在东北角设置曲艺广场入口空间,主要表西安秦腔为主的戏曲元素。内部空间布置梨园小憩,以临潼民俗为主要表现元素,融入唐明皇随驾梨园,华清宫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得宝子》、“凌波曲”等文化元素,塑造“骊宫高出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之情景写照。
内部空间布置儿童游乐场、鼓乐广场(民俗表演)等,满足老年人聚会表演聊天、儿童游乐、看护交友等功能需求。
◆“梨园鼓乐”主题区平面图
5.4“霓裳榴花”主题区
以石榴花为主题元素,结合石榴诗词歌赋、石榴传说、石榴服饰、石榴文化等元素为设计要素,塑造石榴文创IP快闪活动互动区。
◆“霓裳榴花”主题区平面图
5.5“云树幽趣”主题区
以“骊山云树”为主题,结合场地地形(该处为场地最低处),打造生态海绵修复绿块。布置生态海绵植草沟,结合植物配置,营造云树幽静、郁郁苍苍之美景。
◆“云树幽趣”主题区平面图
六 、绿化规划设计
上林下花 疏朗开阔
该区域原有场地植物长势不佳。运用疏林草地的空间处理形式,将植物种植设计应与微地形的设计结合,通过增加微地形,丰富景观层次,从而增强场地内植物的天际线,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
考虑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合理配置植物群落。营造出简洁、大气、流畅灵动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
◆植物品种选择
◆挡墙装饰效果图-1
◆挡墙装饰效果图-2
◆挡墙装饰效果图-3
◆景观元素效果图-1
◆景观元素效果图-2
◆景观元素效果图-3
◆景观元素效果图-4
◆景观元素效果图-5
◆绿化效果图-1
◆绿化效果图-2
◆绿化效果图-2
◆城市家具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