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张荣琦
设计成员:段旭烽 季瑞婷 柏文欣
指导老师:冯小杰 刘勇
作品编号:ILIA-S-20251329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 - 公共空间重塑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古今共生·东关新韵
院校名称: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冯小杰 刘勇
主创姓名:张荣琦
成员姓名:段旭烽 季瑞婷 柏文欣
设计时间:2025-06-03
项目地点:西安东关片区
项目规模:168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更新与功能再生-公共空间重塑
方案篇
规划设计方案从新乐路片区、永乐路片区、炮房街片区以及风貌控制与住区更新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更新,大致从街巷系统、文化空间、功能布局三个维度着手。街巷系统改造聚焦交通流线重组、居住环境提升和公共节点再生;文化空间建设围绕历史场景复原、传统元素运用、文化设施配备和集体记忆强化展开;功能布局优化涵盖运动场地增建、节庆活动策划和智能技术应用。
设计说明
识别篇
本章分析了东关片区的规划背景、上位规划要求及现状条件,为后续规划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在政策引导方面,中央到地方形成“保护与发展协调推进”政策框架,省市重视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与历史风貌保护;区域功能定位从工业基地转变为文化商业综合区,现行规划定位突出明清风貌与文旅功能。片区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但存在商业结构单-(以零售业为主)、公共设施不足、老年人口比例高等现实问题。商业设施集中于北部永乐路附近商圈,但日间与夜间活力差异较为显著。综合来看,该片区的发展重点在于优化空间格局、传承历史文化、多元化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双重目标。
分析篇
将场地分为新乐路片区永乐路片区、炮房街片区以及风貌控制与住区更新四个方面进行更新规划,各个片区进行前期分析,同时通过风貌评估、文化评估、街巷评估、住区评估四大指标评价对场地进行分析,量化分析揭示了该片区风貌控制要求、文化资源分布特征、街巷空间格局与住区建筑质量,为后续规划及更新方案制定建立了数据支撑。
策略篇
新乐路片区引入文化生态学理念,永乐路片区引入活力复兴理念,炮房街片区引入文脉传承理念,住区引入城市触媒理念,共同形成片区整体“时空叠变”理念。通过理念引入形成四大策略,体系相互协同,实现历史遗产保护、产业功能升级与公共环境改善的有机融合,为片区综合更新提供系统化方案。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