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密度场

艾景奖组委会

2025/01/13 18:05

浏览量

65
作品编号:ILIA-S-WORL13032
主创姓名:冯昕阳
设计成员:刘姝岑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项目名称:高低密度场
院校名称: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王晓东
设计时间:2023-07-01
项目地点:深圳市坪山区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坪山现状

设计说明

在既往的城市设计与规划中,通常以高层高密度的居住形态来减少土地占用,归还土地于街道、广场、花园,而高层建设是否为当下高密度环境下深圳住区设计的最优解呢?或许围合式、立体化、低层高密度的住区形态宜于组合为多样化的社区组合及适用于未来的更新改造,与既有的低层高密度住区——“城中村”交迭重组为新邻里,营造出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因此,本小组通过“毯式建筑”的方式组织低层高密度建筑的“新邻里单元"的复合功能”,采用线条带状肌理的方式适应场地环境,对话自然景观及既有建筑,重塑坪山中心区的肌理秩序,以期达到新旧建筑有机交迭,自然生活立体蔓延的理想城市设计目标。

坪山复刻

坪山分时段建设图

效果图

设计感悟

本次坪山模式理想城市设计经历了观察、复刻、案例学习、重建四个阶段,本小组将关注点聚焦于城市“肌理”,通过观察与复刻,深入剖析城市建筑及公共空间系统的肌理,从而发现问题与机遇挑战,探寻“网格”、“毯式建筑”等理想城市模式在坪山场域的在地应用,突破了固有的设计模式,以发掘更多潜在的可能。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