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18/07/14 14:48投票数
0浏览量
1336图注:总平面图 说明:总平面图及场地分析图,包括新的淤积区域、农业生产区、生活平台、交通网络、防护带、发电站等的分布。
设计说明
图注:分析图1 说明:项目区位、广州南沙区不同情景下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程度及场地分析,、农业历史沿革、城市化发展进程。
图注:分析图2 说明:广州南沙区的农业、湿地受影响程度及分布,物种分析。
图注:概念生成图 说明:将盐沼湿地作为新的农业生产基础,借鉴传统的利用自然作用来土地培育的理念,顺应海平面上升淹没过程,将农业模式重新纳入到自然演变的过程中。
图注:操作框架图 说明:整个转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撤退、防御、适应、生长,计策略包括三个方面:泥田海耕、共栖堤岸、农贸观光。
图注:不同情景下的演变进程图 说明:整个转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撤退、防御、适应、生长。
图注:2030年情景一模式图 说明:转变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在利用珠江三角洲自然沉积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淤积增强装置的介入和对现有农业肌理结构的改变,加强和引导泥沙的沉积从而培育新的盐沼农业基础。
图注:2050情景一模式图 说明:在培育得到的盐沼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演替渐进地改造,构建农业的保护基础设施和新的生物庇护所,提供新的旅游场所,并以开采得到的产物作为新的农业改造资源。随着盐沼的系统的不断完善,向着资源采集分区与保护基础设施相互镶嵌的结构转变。
图注:2100情景一模式图 说明:随着海平面的进一步上升和新地形的发展,造就出不同层次的咸淡水混合农业与潮间带农业系统。新的能源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不断扩张的盐沼湿地农业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向可持续的农业观光和贸易的体验性农业。
图注:泥田海耕效果图。 说明:通过少量的人工干预措施来将盐沼作为新的农业生产用地来进行培育和生产利用,为新的农业产业提供基础的物质资源,并将盐沼生长的整个动态过程都纳入到农业产业之中。
图注:共栖堤岸效果图(生产时期) 说明:将沼泽农业作为结构的基础同时利用其转化和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物质资源作为建设材料,构建聚落、农业和生态的景观基础设施,成为产业和居民的保护结构以及公共平台,也为当地生物提供安全的庇护所。
图注:共栖堤岸效果图(收割时期) 说明:将沼泽农业作为结构的基础同时利用其转化和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物质资源作为建设材料,构建聚落、农业和生态的景观基础设施,成为产业和居民的保护结构以及公共平台,也为当地生物提供安全的庇护所。
图注:农贸观光效果图(生产时期) 说明:在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植入新的社会经济空间与娱乐休憩空间以及科研教育平台,促进农业模式从单一生产转型为综合利用的弹性农业。
图注:农贸观光效果图(收割时期) 说明:在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植入新的社会经济空间与娱乐休憩空间以及科研教育平台,促进农业模式从单一生产转型为综合利用的弹性农业。
图注:评审图1 说明:
图注:评审图2 说明:
图注:巡展图1 说明:
图注:巡展图2 说明:
设计感悟
上一篇:归田园居 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