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记忆-重庆十八梯旧城公园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5/08/10 23:46

投票数

2

浏览量

764
作品编号:ILIA-S-20152853
设计成员:冯睿智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边缘记忆-重庆十八梯旧城公园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图片属性:0 图片描述:封面

设计说明

十八梯位于渝中区较场口,是从上半城(山顶)通到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道。这条老街道全部由石阶铺成,饱经沧桑却又别有韵味。陡陡的,弯弯的街道,把山顶车水马龙,人口络绎不绝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古老而苍凉的老城区衔接起来,两者相较醒目而深刻。十八梯生活着祖祖辈辈都在此地繁衍生息的老百姓们,那延绵的巷子,高挂的灯盏,光滑的石阶,映着老重庆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置身其中便让人感受到了十八梯扑面而来的浓郁的市井气息。 本方案设计范围90000多平方米,高差40多米,地块为不规则形状。其中的棚户区,山外人眼中重庆的“贫民窟”,与解放碑商业区仅一街之隔;而十八梯从重庆“母城”到城市“毒瘤”,其滞后的动态发展更让重庆日新月异的变迁远远甩在后头,两地的差异天壤之别。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彰显出来的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荡涤,后者在时光的潮流里缓缓平息和退却。 本方案名称为:边缘记忆-重庆十八梯旧城公园设计,设计主题为延续·共生。延续保留老街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共生-激发活力,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与成长。公园设计整个保持统一,做到点线面均衡,创造出生态与空间的有趣交流,做到绿色、生态、环保,美丽中国。 十八梯作为重庆的边缘地带,我们的设计意在记忆,“忆”街-景观设计使用原场地建筑与街道的分割形式,唤起老重庆的街巷情;“忆”人-为保留历史院落,集聚人流,重现生机;“忆”山-合理运用地形,还原老重庆爬坡上坎的景象;“忆”城-与周边城市融合对接,十八梯重归山城。

图片属性:1 图片描述:场地区位

图片属性:2 图片描述:历史文化

图片属性:3 图片描述:场地现状

图片属性:4 图片描述:设计说明

图片属性:5 图片描述:设计策略

图片属性:6 图片描述:生态策略

图片属性:7 图片描述:总平

图片属性:8 图片描述:效果图

图片属性:9 图片描述:效果图

图片属性:10 图片描述:效果图

图片属性:11 图片描述:效果图

图片属性:12 图片描述:效果图

图片属性:13 图片描述:效果图

图片属性:14 图片描述:专项设计

设计感悟

城市化要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天然不作的自然环境中,就像一座摩天大楼不能横空而生,一只风筝不能断线而游,有根基和导向城市化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历史和自然的隙流是一座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脉络,亦是城市化的生命线,所有的钢筋水泥,小桥流水都要遵循这个脉络和生命线的牵引。而关于如何保护和延续这两条脉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绿色生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也是每个景观规划设计师在设计方案和实践规划时一脉相承而不该摒弃的概念。我试图探索集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于一体,让城市化顺承大自然,让自然情怀渗透在高楼林立之中的,适合这个城市的,万物苍生都可以融融相依的解决方案。 设计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创新,而是在追求艺术的真理中感悟艺术的真谛。每一个成功的设计诚然都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快乐与欣喜,同时,我们景观设计师更多的应该拥有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和独特的社会观点,将自己先捕获到的快乐与欣喜传递给社会上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群众一起去感受艺术带给生活的创新,将历史情怀和自然的勃勃生机结合,不仅仅带给群众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唤醒心灵上的点点感动。 求知之路,茫茫没有尽头,但总可以在前进的路途中采撷到有益于提升自己的果实。于个人而言,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促进的过程,通过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做出各种尝试和实践,从中可以积累大量的专业技能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但由于目前阅历和能力有限,作品总存在不如人意之处,或不能与前人比肩,但我已竭我所能,尽我所学。参加比赛得奖与否并不能决定什么,窃以为可以作为自己某个人生阶段的小结,也可以当作是自己下一个起点的垫脚石。敢于尝新总要面临接踵而来,层出不断的挫折与困难,但敢于去承担的人必定是一个勇敢而执着的人。而这样的人,不正是在梦想的征程里最终可以凯旋而归的勇士吗。

上一篇:印象.天堂

下一篇:新郑市郭店人民广场

投上一票